密宗菩萨大全
【佛教中有哪些有名的菩萨】
在诸多菩萨中,大家比较熟悉的就是八大菩萨。它们分别是观音菩萨、弥勒菩萨、虚空藏菩萨、金刚手菩萨、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除盖障菩萨,地藏菩萨
观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梵文:????????????,Avalokite?vara),观世音是鸠摩罗什的旧译,玄奘新译为观自在,中国每略称为观音。
观音菩萨又名观世音菩萨,玄藏三藏又译作观自在菩萨。
唐宋以来,民间信仰的有三十三变化观音。密宗造像有六观音、七观音等变化。
六观音是十一面观音、不空罗索观音、千手千眼观音、如意轮观音、马头观音和准提观音。另外加上圣观音,称为七观音。
弥勒菩萨
弥勒菩萨,又称为慈氏、无能胜等。他出身于印度婆罗门,后得释迦牟尼佛的教化,授记为菩萨。他是一生补处的菩萨。所谓补处,是此菩萨可弥补佛陀位置的意思。
弥勒菩萨在民间的形象是袒露大腹的和尚,笑容可掬;但在胎藏界的形像是,左手当胸,手掌张开,右手执莲花,所戴宝冠中有宝塔,塔中现舍利;在金刚界的形像是,右手大拇指、食指、小指均竖立,中指与无名指弯曲置胸前,左手放在膝上。
虚空藏菩萨
虚空藏菩萨,为藏福德于虚无限境界之意,表示气福可以无限生产和分配的可能性。在胎藏界曼荼罗中,虚空藏菩萨是虚空藏院的主尊。
东密虚空藏菩萨求闻持聪明法观想本尊形像,菩萨全身为金色,相貌庄严,头戴五佛宝冠,在莲花上半跏坐,容颜妙而怡喜悦,左手执白色莲花,花上有如意宝珠,发出黄色光芒,右手结与愿印,五指垂下,将手掌向外。
金刚手菩萨
金刚手菩萨,即金刚萨埵,又称秘密主,象征“坚固不坏之菩提心”与“烦恼即菩提之妙理”。此名称于密教中,所指有四:
(一)指密教传法之第二祖。
(二)为金刚界曼荼罗中,金刚部院三十七尊之一。
(三)为金刚界曼荼罗理趣会中,十七尊中之主尊。
(四)为胎藏界曼荼罗金刚部院“大智金刚部”之主尊。
普贤菩萨
普贤菩萨,是骑白象行愿的菩萨。印度古语的普贤称“三曼多拔陀罗”,密宗亦称普贤为善摄金刚、真如金刚、如意金刚,还视为金刚萨埵同体。在雕像上,普贤乘白象侍佛之右;文殊驾狮子侍佛之左。
据说普贤菩萨掌管诸佛的理德、定德、行德;文殊菩萨则掌管诸佛的智德与证德。一般把普贤菩萨视为祈求延命的本尊。普贤单独造像通常骑六牙之白象,头戴五佛冠,形如满月童子。
文殊师利菩萨
文殊师利菩萨。他生于印度舍卫国,后跟释迦牟尼佛出家,常随侍释尊左右,帮助释尊化号。“文殊”是妙的意思,“师利”是德、吉祥之意。密宗称之为吉祥金刚、般若金刚。
文殊菩萨司理智慧,与普贤菩萨相对。文殊的图像一般为骑狮像,顶结五髻,表大日之五智,左手执青莲花,花上有梵箧,右手执金刚剑。此外造像还有一髻、六髻、八髻、文殊,手持之物亦各不同。
除盖障菩萨
除盖障菩萨。其德行为消除所有一切烦恼之障碍,为胎藏界曼荼除盖障院之中尊,也是金刚界曼荼罗贤劫十六尊之一。
地藏菩萨
。密宗又称之为悲愿金刚、与愿金刚或金刚幢,因其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故称为地藏。
在释迦佛入灭以后,弥勒未生之前,地藏菩萨自誓必度尽六道众生,始愿成佛;众生不度,誓不成佛。所以,地藏菩萨的雕像大多数是僧侣袈裟打扮,左手拿着宝珠,右手拿锡杖。
扩展资料
菩萨的地位仅次于佛,是协助佛传播佛法,救助众生的人物。
菩萨在古印度佛教中为男子形象,流传到中国后,随着菩萨信仰的深入人心及其对世人而言所具有的深切的人情味,便逐渐转为温柔慈祥的女性形象。佛教雕塑中,菩萨多以古代印度和中国的贵族的服饰装扮,显得格外华丽而优雅。
在佛教初创的小乘时期,仅把释迦牟尼累世修行的前身和尚未成佛的悉达多王子称为菩萨。大乘佛教创立后,根据“人人具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理论,把凡是立下宏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都称之为菩萨。
后来这个名称更加扩大化、世俗化,人们把那些精通佛法,德高望众的寺院高僧和在家居士也称作菩萨。菩萨的任务是将所有轮回中的众生度化成佛。
寺庙中供的菩萨像,主要的是文殊师利Manjusrikumārabhūta、普贤、千手观音Samantabhadra、观世音Avalokite'svara、地藏Ksitigarbha。
简言之,求大菩提的有情;发了菩提心就是“菩萨”。
广说如四弘誓愿:“无边众生誓愿度,无尽烦恼誓愿断,无量法门誓愿学,无上佛道誓愿成。”但是发菩提心,并非偶然想起成佛利生,而是要一番修习,达到坚固成就的。
又《佛地论》有三义:“1.谓诸萨求菩提故。2.缘菩提萨为境,故名菩萨,具足自利利他,大愿求大菩提利有情故。3.萨是勇猛义,精进勇猛求大菩提,故名菩萨。”
菩萨是修学大乘道的通称,从初学,久学到最後身菩萨,浅深万类。但一般人总是想到观音、弥勒、文殊等大菩萨,这才不敢自称菩萨。初发心菩萨,虽还没有大功德,可是已经是一切“众生之上首”;不但为凡夫,而且为二乘圣贤所尊敬。
参考资料:-菩萨
密宗菩萨大全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