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来源

    陈来源,百家姓福建连江陈姓来源

    【百家姓福建连江陈姓来源】

    百家姓福建连江陈姓来源

    史书记载是在连江县浦口镇中麻村

    陈姓原本聚居于中原地区,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人口逐渐由黄河流域向南方拓展繁衍。

    早在1800多年前的汉代,陈氏族人已进入福建。

    清乾隆《泉州府志方外陈寨本传》记载:陈寨,汉时人,“善禁咒,为人治病多愈”。

    明何乔远《闽书方域志》记载:“……汉梅福炼丹于建安响山。

    其徒陈先生者,每窃食之。

    福怒,拔剑逐先生。

    先生逃入响山洞”。

    可见,在汉代,福建境内已有陈氏族人活动的足迹。

    西晋末年(311)的永嘉之乱,匈奴等游牧民族攻下洛阳,掳走晋怀帝,晋室政权流亡南方,建立了东晋。

    北方士族豪门纷纷南迁,进入长江以南,史称“衣冠南渡”。

    据统计,已知陈姓入闽支系达150多个,而这么多支系迁入福建又与中国数次大的人口南迁浪潮有关。

    在两晋和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动乱时期,受尽动乱苦难的中原民族,成批地向远离中原的福建等地迁徙。

    南北朝“侯景之乱”,中原士人纷纷入闽。

    他们逃到福建来,仍心有余悸,唯怕所居不远,所藏不密,故多迁入深山穷谷,对开发福建山区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历史上几次北方移民南迁中,以唐朝南迁的人口最多,影响最大,而且大多是以河南光州固始人为主,大小支系达39支。

    而在南迁过程中,有一路是经过安徽、浙江、江西进入福建,另一路是经江西南部翻越过武夷山,进入闽西汀州、宁化、建宁,然后又转到广东东部的潮州、梅县一带。

    当时中原人口南迁,带来了中原发达的文化和先进的农业、手工业技术,大大促进了福建人口的繁殖和经济的发展。

    宋元之际,民族矛质尖锐,引起全国性动乱。

    特别是“靖康之耻”,金兵灭亡北宋王朝,掳走宋朝徽、钦二帝,宋室被迫南迁,建都临安(杭州),史称南宋,这次中原文明的大举南迁,规模之大,超过以往各次。

    宋朝末年(1278年间),南宋皇帝赵昺带了宋皇室南逃福建,掀起历史上北方人口大批南迁的浪潮。

    随着赵氏皇族南迁的陈氏族人也很多,他们在元兵追逼下,分别迁入福建各地。

    元朝的统治者从立国之初就采取了民族歧视、压迫政策。

    把国人分为四等:一等蒙古人,二等色目人,三等汉人,四等南人。

    对民赋役过度,囚笼高压,迫使大批汉人南迁。

    明朝的建立,统治者为了加强地方管理,采取军屯制,陈氏族人因此占很大比例而定居于闽。

    清代,至少有数十支陈氏迁入福建,因其历史不长,繁衍人口不多,小聚落散居于八闽大地。

    总而言之:一部中国历史就是一部汉人南迁的历史。

    从晋至清,已知从河南入闽的陈氏有54支,其中从固始入闽有40支,从江西入闽有33支,其中义门陈大分迁有20支,从河南及北方等地入闽有18支,从浙江入闽有16支,从江苏入闽有8支,还有从陕西、安徽、贵州、湖南、山东、广东入闽各一支。

    晋朝

    (420-589)

    ◎陈润,颍川始祖陈实公第六世孙、南海郡守,晋永嘉二年(308)由光州固始县渡江南下入闽,寓居福州乌石山,为陈氏最早入闽开基始祖。

    ◎晋永嘉三年(309),中州板荡,陈姓入闽居汀州(今长汀一带。

    ◎陈玄弼,盱眙太守陈英第三子,西晋永嘉七年(313),入闽避乱,居兴化。

    ◎陈野,于西晋建兴四年(316)由光州固始迁新罗(今龙岩市)。

    ◎东晋元兴年间(402-404),因暴发农民起义,陈姓三十余人入晋安(福州)、及闽南沿海一带。

    南北朝

    (420-589)

    ◎南朝年间(420-589),陈叔达由河南迁到崇安乾溪铺(今武夷山石雄。

    ◎南北朝宋元嘉间(450),陈公(失名),宦游霞浦(时为温麻县),遂定居霞浦赤岸村。

    ◎南朝永定元年(557),陈霸先子孙入闽为官,留居福建。

    隋朝

    (581-618)

    ◎隋初,陈后主之子敬台携两弟领兵南据永春桃林场、肥湖,为南朝永春派之开基祖。

    ◎隋末,谏议大夫陈贤入闽居宁德蕉城区霍童镇凤洋。

    ◎南朝派陈霸始孙宜都王陈叔明(三世)于陈后主祯明三年(589)避祸入闽,徙居兴化军仙游县。

    唐朝

    (618-907)

    ◎唐高宗总章二年(669),闽南蛮獠啸乱,祖籍河东、世居固始的陈政奉朝廷命,率3600名兵将镇泉潮间平“蛮獠啸乱”。

    先居仙游县枫亭陈庐园八年,后屯兵云宵。

    陈政逝世后,年仅二十一岁的陈元光随祖母入闽,继任父职,经九年浴血征战,平定了闽粤边境,至垂拱二年(686)设置漳州郡,陈元光首任漳州刺史,被尊称“开漳圣王”,子孙在闽南及省内外繁衍。

    ◎唐神龙元年(705),光禄大夫陈福显迁入霞浦赤岸(时为陈溪县)陈家沃定居。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陈忠原藉京兆府万县都乡胄桂里(今陕西长安),在唐朝做官,赠鄂国公。

    其子陈邕,中宗神龙元年(705)时进士,官太子太傅,因与李林甫不协,于唐开元廿四年(736)与父同时被谪入闽,先居福州,迁居兴化府仙游县枫亭井上,又移泉州惠安社稷坛后,复迁漳州南驿路南厢山,后封忠顺王。

    生四子(三世):夷则、夷锡、夷行、夷实。

    夷则为金紫光禄大夫;夷锡为谏议大夫;夷行出判河东(山西),传裔河东。

    其子夷则、夷锡居嘉禾岛(厦门岛),夷实移居福州一带。

    ◎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南朝陈朝宗室后裔陈环,任浙江临海县令时,与子陈伯宣举家迁往仙游。

    他有六子,其中第五子伯宣遁往江西庐山圣治峰,注司马迁《史记》行于世。

    为江西义门陈氏始祖。

    ◎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安史之乱”前夕,时任唐御史中丞陈雍眼见唐朝多事之秋,为子孙计,同次子陈野从浙江吴兴迁南剑州沙邑固发冲(今永安贡川)定居,为永安陈姓开基始祖,子孙遍布三明、龙岩、泉州、南平、福州等地。

    ◎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5),陈渊从河南入闽居金门岛。

    ◎唐乾符元年(874),陈基从河南颍川入闽为官,始居福州石井巷,后有守纩,分迁连江杉塘等地。

    ◎唐乾符年间(874-879),陈岩入闽,任福建观察使,遂家居建宁县开基,后裔衍析福安狮子头等地。

    ◎唐乾符三年(876),陈苏为避奉宗权之乱,从河南汝宁府华岳村灵潭境举家入闽,定居罗源村新丰里曹湾村(今中房镇乾澳村)。

    ◎唐乾符三年(876),陈谀从河南许昌府信都乡入闽居福州衣锦坊。

    ◎唐广明元年(880),陈孟三,居江苏徐州古丰县,居福州江南下渡。

    ◎唐僖宗中和年间(881-885),河南光州固始人陈鄙,偕兄弟数人从王审知入闽,于惠潮漳泉等处各择所居,陈鄙初居泉州,后卜居仙游东乡马鞍山前光埔村,是飞钱世系入仙之始祖。

    后其子孙分迁晋江、石狮等地开基。

    ◎唐乾符五年(878),陈邕四世孙、唐福建路观察邕公五世孙、唐处置使陈闻偕长子陈显、次子陈勋征黄巢从固始县入闽,居福州城南石井巷,为福州陈氏之始祖。

    ◎唐光启元年(885),中原板荡,陈宗敬原籍河南光州固始,随王审知入闽,居福州上渡。

    ◎唐光启四年(888),河南光州固始人陈瑞珪,随王潮、王审知兄弟入闽,居福州。

    ◎唐中和年间(881-884),陈湟世居河南光州固始,避黄巢乱,挈家入闽,卜居仙游枫亭东门。

    ◎唐龙纪元年(889),陈巢云从河南光州府固始辗转入闽,初居永贞镇(今罗源县)。

    ◎唐乾宁间(894-898),陈毯由光州固始县随王审知入闽,择闽侯大湖厚塘开基。

    ◎唐代,陈达(898-993)入闽创“浯阳”堂号,其弟洪铦分居后行创“浯江”堂号。

    ◎唐天佑间(904-907),御史中丞陈崇从河南入闽,始居福州石井巷,天佑未年迁福清玉涧肇基,为玉涧陈始祖。

    ◎唐天佑四年(907),陈资始先世居河南光州固始县,避乱入闽,卜居长乐昌化乡云洞(即长乐紫薇峰招贤里云洞之玉溪)。

    ◎陈崇文,李唐上舍太学生,唐时自颍川南渡入闽定居福清玉屿(江阴)龙门。

    ◎陈伯伦,唐末从光州固始铁井栏随王审知兄弟入闽。

    陈伯伦有兄弟三人,陈伯伦留居福州西园,二弟迁长乐,三弟迁闽清。

    ◎陈肇泰,唐末从王入闽,其后裔陈玉泉于明代迁福州北门,现子孙多聚居省城福州。

    ◎陈公,随王潮、王审知兄弟从河南光州固始县入闽,定居宁德白鹤盐场(今漳湾镇)为盐工。

    ◎陈栗,唐使相,从河南入闽居福清北区漈头村,俗称“漈阳陈氏”。

    ◎唐末,陈四翁“十八姓从王入闽”,在同安开基,子孙分布在同安、厦门、长乐、古田等地。

    ◎陈高昌,原居河南光州固始县阴德乡,随王审知入闽。

    ◎陈九,原籍光州固始县东涤阜福乡治平境万室村,于唐末随王审知入闽。

    ◎唐末,陈光入闽镇守兴化。

    ◎唐末,祖源不清的陈潼入闽,镇守安溪,建左都营,寓居安溪开族。

    ◎南院陈邕八世孙陈图,于梁开平二年(908)由光州固始入闽。

    ◎唐末,陈德从河南光州固始入闽,寓居侯官县古灵。

    ◎唐末,陈文真由河南光州固始县入闽,初居兴化府莆田县(详址失考)。

    ◎唐末,陈嵩由河南光州入闽,卜居泉州。

    ◎陈杰,唐末进士,官节度使,封福国公,从固始县入闽。

    ◎唐末,陈姓先祖从河南固始县入闽。

    ◎唐末,陈盈三入闽,始居福州江南下渡。

    ◎陈臣,唐进士,广州太守。

    唐末从浙江入闽。

    ◎陈略(小二公)乃陈霸先第十代孙,避乱入闽,先居建州。

    五代十国

    (907-960)

    ◎梁开平二年(909),南院派陈邕四世孙陈熹从光州固始避乱入闽,初居福州大义。

    ◎后周显德三年(956),南院派陈邕裔陈校尉由河南光州固始县入闽抵永春。

    ◎五代后晋天福六年辛丑(941),陈钦由河南光州固始避石晋乱入闽泉州。

    ◎五代年间,陈启端、陈肇端兄弟自河南固始县入闽,寓居建阳。

    ◎泉州清源田边陈氏其先光州固始人,五代时避地入泉。

    宋朝

    (960-1279)

    ◎宋初,陈宣义,字永年,随宋太祖南迁择居福州冶城剑池居。

    ◎北宋初年,始迁祖陈焰由河南淮阳入闽,定居兴化府莆田县涵江。

    ◎北宋,陈姓官礼部侍郎,名讳失考,入闽居亲宁(今长乐)。

    ◎陈舍祖籍河南光州固始县,入闽后,卜居宁德陈山门下。

    ◎北宋天圣至庆历(1023-1048)间,陈胜率兵驻守浦城县八都溪头,遂开基立业。

    ◎陈叔明长子九传孙陈伯宣(十三世),号希夷,与马聪友善,聪官南康,携孙陈旺(十五世)从仙游至南康访之,后悦庐山之胜,于唐开元十九年(731)隐居于庐会阜圣治峰前,注《史记》行于世。

    陈旺定居于江州德安县太平乡常乐里永清社艾草坪(今江西九江市德安县车轿镇义门陈村),成为江州旌表义门派始祖,特授承义郎知德安县事。

    宋嘉佑七年(1062),江州义门己衍13世、3900余口。

    皇上以义门聚族太盛,诏饬江南西路转运使谢景初、郡牧吕海等官临门,奉旨(第二次)监分:以十二字、每行291人为分,拈阄别大小宗,星分基业,散处各省州府县之庄而居焉。

    其中迁入福建的有:

    陈宗和迁居福建侯官县开基。

    陈学诚迁居福建浦城县开基。

    陈显先迁居福建邵武县开基。

    陈璋迁居福建泉州开基。

    陈魁迁居福建汀州开基。

    陈希琉迁居福建莆田县开基。

    陈汝经迁居福建清流县开基。

    陈彦光迁居福建同安县开基。

    陈明通迁居福建南平开基。

    陈彦德、陈彦相兄弟迁漳州县开基。

    陈知致迁居福建长乐县开基。

    陈守昌迁居福建将乐县开基。

    陈延盛迁居福建建宁县开基。

    陈延英迁居福建兴化开基。

    陈道大迁居福建建阳县开基。

    陈彦悦迁居福建长泰县开基。

    陈延悦迁居福建寿宁县开基。

    陈知炜迁居福建归化(明溪)县开基。

    陈彦豪迁居福建上杭县开基。

    陈延助迁居福建崇安(武夷山)县开基。

    ◎北宋元佑末年(1094),陈道官居安徽贵池,任泉州守为坂头陈氏开基始祖。

    ◎宋熙宁、元丰间(1069-1085),桥南陈氏原籍光州固始,陈文广迁入连江东岱镇山堂村。

    ◎陈葵先,世居河南,成政和县苏坑开基祖。

    ◎北宋末,陈舜仁从江西吉水归仁里铁吉栏村迁福州府城,然后移迁福清白屿(今江阴),定居泽阳(占泽村)。

    ◎北宋末年,南朝派陈叔明之裔陈邦植,肇基崇安县(武夷山)。

    ◎北宋徽宗时(1101-1125),中原板荡,陈汝载避地入闽迁宁德。

    ◎北宋靖康年间(1126-1127),陈高士从河南入闽,寓居福州台屿。

    ◎宋朝年间,陈宗七从闾山学道成,从苏州开源坊云游入闽。

    ◎陈康伯,南宋抗金名相,祖籍江西弋阳县南港乡。

    至宋绍兴年间(1131-1162),康伯裔景仁,避地隐迹于闽。

    ◎南宋庆元二年(1196),陈奎从浙江龙泉西乡三堡迁入浦城管厝乡。

    ◎南宋初年,陈雄、陈雅兄弟从河南固始县魏林乡祥符里迁闽侯德州。

    ◎南宋嘉泰四年(1204),陈德光从河南光州固始转辗入闽。

    ◎宋端宗间(1268-1278),陈汝秀随祖父陈超由浙江宁波府入闽。

    ◎宋景炎丙子(1276),祖籍浙江杭州临安陈邦彦,择居石狮蚶江锦亭后辛。

    ◎南宋时,陈禧从自河南光州固始县徙金陵,迁居福清东壁岛。

    ◎陈宜中,为南宋左丞相,世居浙江永嘉,于宋景炎元年(1276)护端宗皇帝南入闽。

    ◎宋季,陈伯位字有贤,由浙江金华府兰溪县虎邱来连江龙津拱头。

    ◎陈政泰为宋代进士,开基泉港蓝田后龙村。

    ◎南宋后叶,祖籍河南光州固始县陈成庵,游宦入闽。

    ◎南宋末年,陈魁字梅聪,因受贾似道陷害而出走飘泊来闽。

    ◎南宋时期,河南光州固始人陈荣遥,入闽居石狮。

    ◎南宋末年,河南光州固始县人陈恭献,宋江亡后遁入厦门大石湖山,后移居高殿寨上。

    ◎陈煜(素轩),宋末兵燹,辗转至同安县。

    ◎陈千户,名失考,原籍河南,衍阳头察阳。

    元朝

    (1271-1368)

    ◎陈以祥,系贵州省分水县宜德梁村人,元至元元年(1335)迁入龙海榜山镇梧浦村小郭坑社。

    ◎陈汝荣于元朝时入闽居泉州同安从顺里五都黄山前马巷大蓬洲定居。

    ◎元朝年间,陈若朴从浙江龙泉二十七都入闽,寓居松溪县大黄沙开族。

    ◎元朝中叶,陈氏先祖自河南光州固始县奉旨入闽,迁泉州鲤城区。

    ◎元朝年间,四川梓州唐初大诗人陈子昂后裔定居泰宁城关。

    ◎元末明初,河南人陈万峰任从事郎,入闽定居泉州下岭万石,繁衍至今。

    ◎元至正十三年(1353),陈氏始祖由河南固始县入闽,居泉港区。

    ◎元末,陈锡从南京铁井栏入闽,居福清渔溪岸兜开族。

    ◎元末年间,陈友谅兵败,其族人为避祸来迁金门,初居后浦,后移埔后,分支洋山。

    ◎元末明初,陈和从江西省饶州府安仁县入德化三班儒坑肇基。

    明朝

    (1368-1644)

    ◎明洪武元年(1368),陈友二由南畿金陵(南京)大湖县大平乡宋家埠,定居永福白云。

    ◎明洪武五年(1372),陈华国任湖广荆州都指挥使,入闽肇迁连江丹阳新洋村。

    ◎明洪武十三年(1383),陈华卿由浙江奉命迁闽清四都龙溪境(今三溪村)定居。

    ◎明洪武二十年(1387),陈清由江西抚州府宜黄县随父拨军入德化奎斗屯田肇基。

    ◎明洪武二十年(1387),陈真德由温陵徙同安之东溪,尔后其父景高、祖父、子菊芳亦迁祖东溪。

    ◎明洪武年间,陈景春祖籍河南颍川,至南京铁井栏转徙来闽,始居福清星桥,尊为启基一世祖。

    ◎明洪武年间,原系河南省光州府固始县人陈秀福,迁入闽移居晋江县十九都港塘乡定居。

    ◎明朝洪武初年,陈学祖永乐二年(1404入泉州府永春县十二都大龙阁屯种,是为开基始祖。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陈保原迁居泉州城东埭头。

    ◎惠安琅玕陈氏始祖陈安东,明初因避乱从河南光州固始县入闽,定居于惠安南方四十里的埯头村。

    ◎明永乐二年(1404),陈满郎由江西金溪奉戍边屯田,迁永泰庆山村开基。

    ◎明永乐二年(1404),陈亚支由浙江温州府平阳县前村镇迁永泰盘谷墘头下洋尾。

    ◎明永乐十九年(1412),祖籍浙江湖州长兴县至德乡的陈亚伴,到罗源县定居。

    ◎明永乐年间(1403-1424),陈审亭由河南避祸迁长乐二难乡嵩平里四都。

    ◎陈奎,山东衮州金乡县人,于明正统六年(1441)分居武平县中山新城。

    ◎明成化至弘治年间(1465-1504),陈诚、陈信兄弟二人经商迁罗源城关司前街。

    ◎明成化年间(1465-1487),南朝派武宁王陈叔武之后陈文惠,迁政和县。

    ◎明弘治年间(1488-1505),陈公(佚名)由固始县入闽,居连江县管头东边村。

    ◎明弘治十八年(1505),陈及从湖南长沙迁入福清县,再迁居南靖。

    ◎嘉靖十九年(1546),陈旺从广东省梅州长乐玉田镇琅屿村。

    ◎陈尧五、尧十于明嘉靖庚子(1561)从江西迁居周宁贡川。

    ◎明末,陈幽遁由河南迁入南靖县。

    ◎明末,陈维屏之父明末随军由常州主管征札事,定居莆田。

    清朝

    (1644-1911)

    ◎清乾隆年间(1736-1795),陈波恩自江苏武进来泉做官而定居泉州长埕,今分四房祧。

    ◎清朝中叶,陈淑信从江西抚州广昌县城东乡迁居浦城官路乡平西科头堡。

    ◎清代,陈昆山从江西南丰迁居沙县城区。

    ◎清代,陈直宾赐进士出身,由广东惠州莲坑迁仙游,为莲坑始祖。

    ◎清光绪年间,陈氏先祖从江西广丰县廿二都迁往浦城县忠信排珊村。

    此外,除已知时间及入闽祖外,尚有诸多始迁闽者不知时间,如龙海沧溪陈姓始祖元泰,由河南固始迁往莆田阔口社,再迁广东惠州,又从惠州迁漳州万松关下凤山沧溪开基。

    还有南安的陈一郎,谱载“不知何时自颍川分派于河南光州固始,卜居武荣诗山霞宅”。

    还有零星入闽陈氏,如江西铁官村陈氏迁居将乐县黄潭西溪(今上峰村西溪自然村)、西湖等村。

    江西铁板桥陈氏迁居将乐高唐镇邓坊等村。

    福建陈氏入闽支系繁多,不管你的祖宗是从何时何地入闽,但源头只有一个--河南淮阳、颍川。

    千百年来,福建陈氏分播浙、赣、粤及祖国各地,北至黑龙江、南至海南岛、西至蜀、渝,东至台湾岛,遍布祖国各地。

    明清以后,还远播东南亚和世界各地。

    福建陈氏,一个有着430多万大家族中,脉络盘根错节、支系纵横交错。

    虽入闽有先后,血缘有亲疏,宗派有大小,但都是舜帝血脉,满公世胄,颍川衍派,一脉相承。

    千百年来,源远流长,根深叶茂,义气同流,仁风滂沛,万殊同归,千枝共荣,成为中华陈氏的主要枝干,屹立于中华民族之林。

    【陈姓来源】

    陈是中国姓氏之一,也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姓氏,在数百个姓氏中排名第五。它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起源、多民族的姓氏,也是的一大融合姓。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陈人口主要集中在福建、广东和台湾省。今天就来看看陈姓的由来。

    陈姓探源

    1.源自桂氏

    陈最初是一个地名。商朝灭亡,周朝建立后,周武王派人找到的后裔胡公满,命他在此地建立陈国。他是西周十二王之一,地位只有五霸。但是到了东周,陈的势力急剧衰落。春秋末期,楚惠王灭了陈果。亡国子孙以陈为姓。

    2.从侯到

    后陈墨是北魏鲜卑族的一个贵族部落,这个部落的姓氏是后陈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进行汉化改革,侯默陈氏改为陈氏。此后,他的儿子和孙子都以这个姓氏命名。

    3.来自白和刘。

    白氏原属胡人龟兹氏。隋唐时,其后裔白永贵入朝为官,深得隋文帝宠信。他成了朱郭的一名官员。担心胡人姓会被歧视,就改成了陈,史称陈永贵,他的后代都用陈姓。春秋时期,由于吕翔膝下无子,他的孙子成了他的继承人,也就是广陵人陈。

    4.起源于其他民族

    很多姓氏都是少数民族改的或者起的,包括女真族的完颜。朱元璋把陈姓给了明朝的蒙古贵族;满人陈,这个满人陈的一部分原来是。努尔哈赤在今天中国东北建立后金政权后,强迫当地为满人陈,另一部分为原满人。此外,苗、壮、回、高山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也有此姓。

    陈来源相关文章:

  • 陈来樟名字打分和寓意「陈来樟姓名测试打分」

    陈来樟名字打分和寓意「陈来樟姓名测试打分」

    你是否同意?陈来樟是一位令人敬佩的人物,他拥有一个名字寓意深远,五行分析完美,吉凶平衡,意义深刻。陈来樟名字的测试字义解析也显示出他的人品和能力。在各个方面都可以看到陈来...

    起名知识 2023-09-30 11:49:47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