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敏怎么读
-
郭敏芝名字打分和寓意「郭敏芝姓名测试打分」
你知道吗?郭敏芝是一位备受尊敬的人物。我们从郭敏芝的姓名起名方向出发,对她的名字进行评分、寓意分析和五行分析,同时介绍了她名字的意义和测试字义解析。对郭敏芝进行总...
起名知识 2023-11-12 16:35:39
【宜宾孕妇称未获告知产检HIV阳性导致新生儿感染是怎么回事?】
2017年2月20日,临产的姜梅(化名)住进宜宾市妇幼保健院,她选择剖腹产让女儿降生。随后,医生抽过一次姜梅的血。2月21日下午,抽血的医生在姜梅生产后告诉她,2月20日抽的血存在问题,被查出有梅毒、HIV待诊。2月22日下午,费小华的女儿被查出患有先天性梅毒、HIV待诊。
检查结果一切正常的孕妇怎么突然染上梅毒、HIV待诊了?其丈夫费小华(化名)又到宜宾市妇幼保健院,找到妇产科主任刘晓微。费小华提供的录音资料中,刘晓微称,姜梅在妇幼保健院从建卡到生产,共经历刘仁惠、眭琼和她本人三个医生,其中刘仁惠是首诊医生。
刘晓微在录音中说,直到姜梅临产准备剖腹产手术时,她在查阅以前的检查单子时,发现姜梅的梅毒、艾滋病和乙肝血液检验报告单缺失。她通过医院系统查询发现,首诊抽血后,化验室已查出姜梅的血液存在梅毒,HIV待确诊。
宜宾市妇幼保健院保健科副科长郭敏告诉澎湃新闻,如果孕妇在建卡时抽血化验发现有HIV、梅毒等问题,化验室会把结果告诉医生。按相关流程,医生得到这个信息后,应及时与孕妇取得联系,再次抽血进行化验,如果两次化验结果显示血液存在问题,医院就会再次对病人抽血,并要求孕妇提供完整的个人信息,并将血液和个人信息一起送往宜宾市疾控中心,进行最后的确证。
刘晓微在录音中说,首诊医生刘仁惠称,当时联系过姜梅,但电话打通没人接。澎湃新闻拨打费小华妻子建卡资料所留电话发现,其电话号码并未错误。
郭敏说,按相关流程,即便孕妇的电话没人接听,医生在无法与病人取得联系的情况下,必须将情况反馈给医院的保健部门,保健部门可以通过三级保健网来进行追踪。
对于刘仁惠的做法,刘晓微在录音中告诉费小华,“她(刘仁惠)存在有失误的地方,没有做好,第一次首诊的时候就怀疑了,所以化验室已经通知她,这个时候应该由我们的医生电话通知,我们这都有登记的”。
3月2日下午,到医院进行梅毒治疗的姜梅从宜宾市妇幼保健院医生手中拿到了她的《HIV抗体确证检测报告》,报告显示,她的血清检测结论为HIV抗体为阳性。
3月21日,费小华在四川省宜宾市妇幼保健院、宜宾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以及宜宾市疾控中心奔走,他的目的仅有一个——为女儿染上先天性梅毒、HIV待确诊讨个说法。
经宜宾市妇幼保健院授权,该院法律顾问罗玺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医院按照相关规定,积极接待了投诉,与患方进行了沟通,并向其宣讲了合法的维权途径。同时,出于对患者家庭的理解和同情,先行承担了新生儿治疗的部分费用。在接下来,医院也会积极地配合患者,通过合法的程序解决此纠纷。如果通过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的调解或者是在民事诉讼中司法裁决医院在诊断中明确存在着医疗欺骗行为、明显的责任,医院将承担责任。
【失独母亲郭敏:56岁生下龙凤胎,每月打8份工,她说我要活到100岁】
窗外的天还黑着,68岁的郭敏已经在准备早点了,煮鸡蛋,热牛奶。
半小时后,孩子的吵闹打破了宁静。
“妈妈,哥哥偷看漫画书!”“我没有!”
郭敏大声催促,“别吵,快过来吃早餐!”
饭吃一半,郭敏吞下一片阿司匹林,为了防止脑梗加剧,她每天都得吃药控制。
7点10分,郭敏把一双儿女送到校门口,而后直奔早市。那里的菜最便宜,最多50块钱就能买够下一周的食材。
郭敏在家中做饭
晨光洒下来,郭敏干瘦矮小的身影被拉得高大。
她已经68岁了,当奶奶的年纪,她却选择重为人母。
丈夫病逝后,生活的重担愈发沉重。
一切艰辛,只因郭敏是百万失独母亲中的一个。
据卫生部《2010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我国有近100万失独家庭,每年新增7.6万,到2050年,这个数字或将突破800万。
丧亲之痛中,丧子最痛。
而失去唯一的子女,更是悲中悲,痛上痛。
不知这些失去独子的父母,要如何穿越生命的悲苦,寻回余生的希望?
郭敏生于穷乡僻壤,14岁随父母下乡,自己挑柴做饭,吃尽苦头。长大后自学考上大专,毕业进国企当会计,月入300块,体面而稳定。
她说,“我从小就自力更生,不是什么都靠父母摆在眼前去享受的。”
这种独立坚韧,伴随了她一生。
郭敏手持女儿照片
1981年,郭敏和丈夫刘某喜得千金,取名刘令辉。
身为双职工的他们,积极响应政策,没有再要孩子,这个独女,便是夫妇俩的一切。
令辉10岁那年,郭敏不顾丈夫反对,辞职北上打工。
北京的私企给的工资,比从前高出5倍,这能让女儿生活得更好。
郭敏打算站稳脚跟,就把女儿和丈夫接过去,故而日夜忙碌,一连多年没回家,大小事都由丈夫一人负担。
郭敏,资料图
时间长了,丈夫怨愤渐深,在异地第6年提出离婚,令辉判给陈敏,由外婆暂为抚养。
4年后,郭敏再婚,令辉大学毕业。
郭敏把女儿接到身边,分离多年,她们终于团聚,加上现任丈夫老任和他的独子,一家四口也算和乐。
白天,母女俩各忙工作,下班便一起回家做饭,唠嗑看电视,老任在一旁笑呵呵。
这样的美好是郭敏内心所求,她觉得自己太幸福了。
后来,令辉在郭敏帮助下买了一套房子,她亲热地搂着母亲,说:“以后您在这儿安享晚年,咱们永不分开。”
可惜心愿还未实现,意外就先来了。
2003年,前夫想女儿了,令辉便回老家小住。
谁知,一去竟成永别。
2005年11月22日早晨,郭敏挤下公车,掏出手机只看了一眼便晕倒在地。
信息寥寥数语:女儿昨夜车祸去世了,回来送送她吧。
郭敏在家干活
郭敏被抢救过来,她不敢相信幸福就这么破碎了。
当她赶回老家,女儿已化作一抔尘土,骨灰盒像一把冰冷的尖刀,深深戳进了心里。
“眼前都是黑的,未来没有一点希望,除了死,我什么都想不到了。”
丧女之痛令郭敏整宿整宿睡不着,她追悔莫及,若没答应女儿回老家,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
她的身体垮了下去,双眼红肿,一夜白头,甚至数次轻生。
老任很心疼,时时守着她,开导她,带她旅游,可她还是久久沉默着,蜷缩在痛苦的阴影中走不出来。
就这么熬了三年。
一次偶然,郭敏看见报纸上一则“日本六旬老太再孕生子”的新闻,她眼中霎时发出光亮,“我比她还年轻好几岁,肯定能成功。”
丈夫老任听到这个想法吓一跳。
两口子都五十多岁了,自己的儿子也30多岁了,再生孩子,不让人笑话死了?
但面对郭敏乞求的眼神,老任又不忍心拒绝。
郭敏
自己的儿子今年36岁了,不谈女朋友,也不结婚生孩子,不知道老了还能不能指望。
“郭敏想生就生吧,就当养了个二胎”,老任乐观地想。
郭敏的老母亲听说后,也打来3万元支持女儿做手术。
可是,没有一位医生认为郭敏老龄再孕能成功。
最终,她走进一家私人医院,跪地哭诉,“大夫,我一定要生个女孩,不然活不下去,求您救救我!”
医生给郭敏做了详细的检查,称她是个奇迹,“还有做母亲的可能。”
郭敏喜极而泣。
调理仅10个月,郭敏成功受孕,但不幸流产。
养了一个多月后,郭敏再度怀孕,这次居然是对龙凤胎。
这可让老任犯了愁,养一个孩子没问题,但两个实在承受不起。
医生也建议拿掉一个,郭敏却坚持两个都要,她说,孩子将来有伴儿,还拍着胸脯保证,“我自己打工养活孩子。”
2010年4月,56岁的郭敏顺利生下一对龙凤胎。
自此,照顾幼子的忙碌生活缓解了她失独的哀伤,空荡荡的心重又被填满。
为了不打扰同住的继子,老两口带着孩子搬到昌平区,挤在一间20平米的陈旧小屋里。
但郭敏很知足,也很快乐,“有了孩子,我就有了精神支柱。”
夫妻二人想让孩子们过得好些,于是相约工作到70岁。
郭敏与自己孩子
头几年,郭敏在家带娃,老任出门赚钱。养儿育女虽然不轻松,好在他们一直甘苦与共。
但就在2013年,老任突发脑溢血,虽然捡回了一条命,但他再也经不起操劳,退休金也都拿去买药治病。
郭敏带着一双儿女无暇他顾,便由继子将老任接走照料。
为了生活,郭敏一口气找了8份会计兼职,账本堆满案头。
她在照顾孩子、操持家务和抽空工作之间忙得不可开交,每天只能睡5小时,还常常通宵做账。
可她从未后悔,繁忙让她不再沉湎于思女之苦,也给予她活下去的勇气。
在繁华的北京,郭敏每月只有3000多元的收入,预算虽少得可怜,但她既要让两个孩子吃饱,更要保证他们吃好。
每个月,郭敏会买一袋排骨,分次熬汤。
一条三斤左右的草鱼,鱼头鱼尾是一份,鱼身均分三份,一周吃一份,能吃一个月。
芹菜、豆干、油菜和胡萝卜是她常买的,买回当天先吃发蔫的部分,新鲜的就放冰箱慢慢吃。
郭敏与儿女
至于菜谱,郭敏也煞费苦心。
周一水饺,周二西红柿鸡蛋面,周三汤圆,周四蛋炒饭……一周下来没重样,营养也不差,两个孩子都长得又高又壮。
吃食能搭配,衣服有好心人捐赠,可教育条件不是努力几下就能改善。
由于预算有限,郭敏只能让子女上普通幼儿园,后在公益组织帮助下转入公立幼儿园,孩子们学会画画和讲故事,她这才意识到不能穷教育。
女儿令辉走后,那套未及装修的房子成了郭敏心上的窟窿,空空如也,呼呼灌风。
时隔多年,她不肯提起,也不敢踏入,怕勾起伤痛的回忆。
而今,这房子被划为某重点小学的学区房,双胞胎也到了读小学的年纪。
2016年,郭敏带着儿女搬到新家,孩子们进了重点学校。
本以为生活正一点点好起来,但老天爷却不打算放过她。
郭敏事迹被报道
2017年,63岁的郭敏突然脑梗了。
日子仿佛陷入绝境,任凭她如何挣扎也无力与残酷的现实抗衡。
这时,恰好有一对夫妻想要领养儿子。
丈夫老任劝郭敏,“当初你只要一个女儿,不如现在把儿子送走吧!”
郭敏沉着脸,断然拒绝了。
后来,她悄悄问孩子要不要去有钱人家生活,小家伙们使劲儿摇头。
她也曾求助社区:“若我病了,能不能帮我照顾一下孩子?”
工作人员问:“要送福利院吗?”
这一问吓得她掉头就走。
可她太老了,一双儿女以后怎么办呢?
有人劝郭敏求助媒体,到时候就会有捐助,可她仍是摇头。
郭敏照顾孩子
早在老任脑梗那一年,她就上过电视节目,也的确得到了帮助,但生活也暴露在镜头之下,从此不再宁静。
这不是郭敏想要的。
失独后高龄再育,数不清的网友骂她自私、不负责,讥讽她给社会增加负担。
她不愿让这些谩骂成真。
郭敏虽穷苦,却也有志气。她从小自力更生,如今也一样,她不会把孩子丢给社会,历来都教育他们要自立自强。
康复后,郭敏辞掉兼职,更细致地分配着每月2632块的退休金。
她不接受任何捐助,哪怕是孩子学校的也不要。
她就想过普通生活,也不愿俩孩子被特殊照顾,遭人侧目。
对于每一样生活必需品,老会计郭敏心中,自有一张精细到小数点后一位的价格对照表。
郭敏制作生活物品价格对照表
家住朝阳区的她,经常坐着公车跑到物价便宜的昌平区购物。
“这边饺子十多块一包,那边只要四块九”,“在那边,十块能买10双袜子,质量还很好”,“这边一袋醋要三块,那边才两块”……
除此而外,郭敏还特别注重“食补”。
母子三人每天每人要吃一瓶酸奶、一个鸡蛋;
孩子们放学要有水果和煮鹌鹑蛋加餐;
每周二、周三吃煮绿豆,防感冒、解百毒;
晚餐都吃面食,好消化长身体,面汤里要放姜和蒜,这样才能祛湿驱寒。
郭敏送儿女上学
医生曾告诫郭敏,千万不能再中风,否则脑梗加重就会很危险。
因此,她格外小心,天气稍凉便戴上包住整个头的厚帽子,衣裤要保暖,脚也不能冻着。
而这样的穿着防护,也用在了子女身上。
郭敏承受不起任何疾病和意外,因而生活得辛苦又谨慎。
吃要营养均衡、少油少盐,行要左右观瞧、不闯红灯,每天睡前吃一片辛伐他汀,再按摩头部,打几道气功,然后睡足7小时。
2018年2月,丈夫老任病逝,郭敏成了单亲妈妈。
可她依然不后悔,如今除了照顾孩子,用心生活,郭敏只有一个信念,就是亲眼看着儿子和女儿成家立业。
曾有一位失独者说:独子政策下的父母就像走钢丝,失独的父母就是从钢丝上掉下去的人。
郭敏很幸运,一双儿女将她救了上来。
而老廖和阿英失独后,一直没能再有自己的孩子,婚姻也走到了尽头。
他们17岁的独子,因为帮助遭抢劫的路人,反被劫匪一刀捅进肾脏致死。
阿英痛哭
这之后,阿英把自己锁在儿子房中整日流泪,喃喃自语。
老廖强撑着去工作却时时走神,老板怕他出事,用一笔辞退金打发了他。
夫妻俩抱头痛哭,深感余生无望,竟双双投水轻生,所幸被人救起,才没有酿成悲剧。
后来,他们开始尝试再要一个孩子,跑医院、找专家、吃药调理,钱花了不少,却始终未能如愿。
寻死不成,再育不行,曾经相爱的两人逐渐相对无言,一见彼此便想起失子的巨痛,最终他们离了婚。
“就像没结过婚没做过父母,就当是逃避,能轻松点。”
老廖与阿英祭奠儿子
分开后,“儿子”二字成了老廖不可触及的痛,他沉默寡言,远走他乡,用工作和酒精麻痹自己。
阿英则深陷痛苦的自责中,不可自拔也无人开解。
她总是念叨“都怪我没有做好照顾好孩子”,社区人员多次为她请来心理医生,她都不搭理。
直到很久后,心理医生再次上门,阿英才终于敞开心扉。
她将医生带到儿子的房间,还把儿子的画指给医生看。
可看着看着,她突然崩溃大哭,“儿子没了怎么能怪我呢?这不能怪我啊!”
医生赶忙温言开导,还为她引荐了失独的同龄人。
几个同命人抱团取暖,吃饭喝茶,聊各自的小孩。过了很长一段时间,阿英终于从自责中解脱,决定好好生活。
老廖经人介绍,结交了新女友。
原本相处得不错,谁知女友一句:“咱们结婚吧,生个儿子”,深深刺痛了老廖,他当即提出分手,摔门而去。
从此,任凭女友用尽方法就是找不到老廖。
没人知道他究竟去了哪里。
再生养仿佛是许多失独家庭寻求自救的一味良药。
可实际上,哪怕不顾高龄冒死生子,也面临着许多新的困境。
比如,经济压力。
56岁的张玉梅为了求子倾家荡产,举债数十万。
孩子出生后,她忙于带娃,丈夫打短工,父母婆婆都已九十高龄,家里除了她的1000块社会补助和丈夫的微薄薪水,几乎没有收入。
张玉梅,资料图
比如,心理压力。
54岁生子的蔡征和李萍不敢带娃出门,怕儿子在人前叫“爸爸妈妈”。
遇到同龄人,儿子不知要称呼“爷爷奶奶”还是“叔叔阿姨”。
上学后,同学嘲讽“你爸那么老,你肯定是小三生的”,儿子心里受伤,变得内向敏感,抗拒父母。
这些丧子再生的失独者,一面满足于重为父母的幸福,一面无助于白头爸妈的尴尬,这种交杂着无奈和悲伤的喜悦,委实可怜。
但是,并非所有的失独父母都寄望于“再生养”。
定居美国的刘新宪失子后情绪几近崩溃,经过长久的挣扎和调整,他开始接触和了解关于失独父母的心理疗愈。
后来他考取美国哀伤咨询师,至今仍致力于失独者的心理援助。
失独父母们
68岁的徐成良失独已有31年。
五年前,他成立了当地失独家庭互助协会,借此帮助困难失独者、宣传失独群体。
他还用养老金投资开设爱心店铺,运营所得也都投入到协会的帮扶项目中。
他说,将来还要建一所失独者的养老院。
2015年,当二胎政策全面开放,独生子女正式成为特殊时期的历史产物。
那些失去独生子的父母,也纷纷化作一个时代的隐痛。
我国有2.18亿独生子女,随着时光流逝,失独家庭或许还会涌现。
失去唯一的孩子,这样的伤痛一生难愈。
命运如此残忍,但身陷苦楚的父母们依然以自己的方式,在努力地生活着。
目前,对于不再生养或领养的失独家庭,国家也给予了必要的帮助。
而作为普通人,我们也该更多关注这个群体,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偏见。
郭敏与儿女
“出名”多年来,关于郭敏生子的争议没有停过,她从不予理会。
眼下日子艰难,“活100岁”的考验也不小。
但郭敏始终笃信“要看着孩子们成家自立”这个信念,会赋予她强大的力量。
她把一头花白短发剪得更短了,一张瘦削的脸上,眼神坚决。
选择了就要做到,有目标就要朝着它奋力奔跑。
郭敏怎么读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