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倨后恭的典故
-
2024年12月3日寅时凌晨3点4点出生属龙男宝宝适合取什么名字
根据调查,2024年12月3日寅时凌晨3点4点生的属龙男孩命格中偏弱,起名宜忌要注意。建议可以选择旺财、旺官、旺偏财等有助于命格平衡强化的名字。那么下面就随着小编一起去看看2...
起名知识 2024-12-02 04:05:01 -
2024年12月3日寅时凌晨3点4点出生属龙女宝宝适合取什么名字
你是否曾经有过这样的想法?2024年12月3日寅时凌晨3点4点出生的属龙女孩,需要注意身体健康问题。起名宜忌要结合八字分析,个性上具有自信、野心和冒险精神。下面就来说说,小编整...
起名知识 2024-12-02 03:05:03 -
2024年12月3日子时晚上23点0点出生龙年男宝宝生辰八字取名怎么取
了解2024年12月3日子时晚上23点0点出生的属龙男宝宝,命格之中具有较大的吉祥元素,但也要注意平衡凶煞,起名宜忌需谨慎考虑。将分享关于2024年12月3日子时晚上23点0点出生龙年男...
起名知识 2024-12-02 03:05:02 -
2024年12月3日子时晚上23点0点出生龙年女孩生辰八字取名怎么取
有一种普遍的感受是2024年12月3日子时晚上23点0点出生的属龙女孩,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名字。在起名时要注意名字的吉利性和个人命理的匹配度。那么2024年12月3日子时晚上23点0...
起名知识 2024-12-02 03:05:02 -
2024年12月3日卯时早上5点6点出生龙年男宝宝生辰八字取名怎么取
2024年12月3日卯时早上5点6点出生的男孩属龙命,起名宜忌及性格分析在我们中详细说明。 2024年12月3日卯时早上5点6点属龙男孩的命运分析 龙是我国文化中的五行之一,属于阳性...
起名知识 2024-12-02 03:05:01 -
2024年12月3日卯时早上5点6点出生龙年女宝宝生辰八字取名怎么取
事实证明,2024年12月3日卯时早上5点6点出生的女孩属龙,性格自立自主,细心聪明,但有时也固执而情绪化,起名宜选清新脱俗的名字,忌有煞气的字眼。那么下面就随着小编一起去看看2024...
起名知识 2024-12-02 03:05:01
【成语:毖后惩前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及故事?】
成语:毖后惩前成语简解
编号:2997
成语:毖后惩前
注音:ㄅ|ˋㄏㄡˋㄔㄥˊㄑ|ㄢˊ
汉语拼音:bìhòuchéngqián
参考词语:惩前毖后
释义:义参「惩前毖后」。见「惩前毖后」条。
Emoji符号:??(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毖后惩前”对应Emoji表情符号“??”,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对照PNG图片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和图片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成语详解
典故说明:此处所列为「惩前毖后」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诗经》是最早的诗歌总集,采集从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年间的歌谣作品和宗庙乐章。〈小毖〉一诗写周成王在管蔡、武庚之乱后,痛改前非,自我警惕的决心。成王为武王之子。周武王在弟弟周公的协助下打败商纣,建立周朝,死后由年幼的成王即位,周公则继续辅政。而武王的两个堂兄弟管叔和蔡叔忌恨周公,并且觊觎王位,于是暗中勾结商纣的儿子武庚,到处散布消息,说周公意图夺取王位。周成王听到这个流言后,逐渐地对周公失去信任,周公为了避嫌,便主动求去。周公走后,管、蔡等人如鱼得水般地进行种种叛乱,这时成王知道自己上了当,才赶紧又把周公召回。周公回来平息了叛乱,也对管、蔡等人做出惩处。事后,成王深切反省,并对众臣说:「我一定会有所警惕,谨言慎行,避免再犯过错。希望诸位臣子不要像管、蔡一样,引我误入歧途,否则我必然将施予严惩。」成王话中以「予其惩而毖后患」表示自己改过的决心,后来「惩前毖后」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以从前的过失为教训,戒慎自己不再犯错。
典源:此处所列为「惩前毖后」之典源,提供参考。《诗经.周颂.小毖》予其1>惩2>而毖3>后患。莫予荓蜂4>,自求辛螫5>。肇允彼桃虫,拼飞维鸟。未堪家多难,予又集于蓼。〔注解〕(1)其:音ㄑ|ˊ,将。(2)惩:音ㄔㄥˊ,警戒、教训。(3)毖:音ㄅ|ˋ,谨慎于。(4)荓蜂:牵引扶持。比喻牵引人为恶。荓,音ㄆ|ㄥˊ。(5)辛螫:蜂尾螫人的刺痛。比喻刑罚。螫,音ㄓㄜ,以针钩刺。
书证:01.清.刘坤一〈复富桂卿书〉:「得公大声疾呼,振聋警瞆,从此或可毖后惩前,官方肃而兵气扬。」
成语接龙
“前”字开头的成语
前倨后恭
前功尽弃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前功尽废
前劳尽弃
前事不忘,后事之戒
前瞻后虑
前事不忘,后代之元龟
前事之师
前功尽灭
前功皆弃
前倨后卑
前功必弃
前功并弃
前事不忘,来事之师
“毖”字开头的成语
毖后惩前
“前”字结尾的成语
裹足不前
顾后瞻前
毖后惩前
绝后空前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毖后惩前”分成的单字详解:
毖,后,惩,前。
【有什么关于东晋谢安的典故】
谢安(320年-385年),字安石,号东山,东晋政治家,军事家,汉族,浙江绍兴人,祖籍陈郡阳夏(今中国河南省太康)。历任吴兴太守、侍中兼吏部尚书兼中护军、尚书仆射兼领吏部加后将军、扬州刺史兼中书监兼录尚书事、都督五州、幽州之燕国诸军事兼假节、太保兼都督十五州军事兼卫将军等职,死后追封太傅兼庐陵郡公。世称谢太傅、谢安石、谢相、谢公。
谢安年轻时就思想敏锐深刻,举止沉着镇定,风度优雅流畅,能写一手漂亮的行书。东晋初年的不少名士如王导、桓彝都很器重他,少年时就有重名。
然而谢安并不想凭借出身、名望去猎取高官厚禄。东晋朝廷先是征召他入司徒府,接着又任命他为佐著作郎,都被谢安以有病为藉囗推辞了。后来,拒绝应召的谢安干脆隐居到会稽的东山,与王羲之、许询、支道林等名士名僧频繁交游,出则渔弋山水,入则吟咏属文,挟妓乐优游山林,就是不愿当官。当时担任扬州刺史的庾冰仰慕谢安的名声,几次三番地命郡县官吏催逼,谢安不得已,勉强赴召。仅隔一个多月,他又辞职回到了会稽。后来,朝廷又曾多次征召,谢安仍然予以回绝。以此激起了不少大臣的不满,接连上疏指责谢安,朝廷因此作出了对谢安禁锢终身的决定。
然而谢安却不屑一顾,泰然处之。
谢安虽然屡屡不愿出山,但当时的士大夫却都对他寄予很大的期望,以至时常有人说:「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他的妻子刘氏是名士刘惔的妹妹,眼看谢氏家族中的谢尚、谢奕、谢万等人一个个都位高权重,只有谢安隐退不出,曾对谢安说:「夫君难道不应当像他们一样吗?」谢安掩鼻答道:「只怕难免吧。」果然,升平三年(>359)发生的谢万被废黜事件,终于迫使谢安步入仕途。
谢万字万石,谢安的弟弟。他的器度不如谢安,却也很有才气,而且擅长自我炫耀,年纪轻轻就颇有名气,仕途通达。升平二年(358),谢安的哥哥谢奕去世,谢万便被任命为西中郎将,监司、豫、冀、并四州诸军事,兼任豫州刺史。然而他并不是统兵作战的材料,在升平三年十月受命北征时,仍然是一副名士派头,只顾吟啸歌咏自鸣清高,不知抚绥部众。谢安对弟弟的做法非常忧虑,劝戒说:「你身为元帅,理应经常交接诸将,以取悦部众之心。像你这样傲诞,怎么能够成事呢?」谢万于是召集诸将,想抚慰一番。不料这位平时滔滔不绝的清谈家竟连一句抚慰的话都讲不出,憋了半天,干脆用手中的铁如意指着在座的将领说:「诸将都是劲卒。」如此凌辱轻慢,不仅不能抚慰将领,反而使他们更加怨恨。谢安无奈,只得代替谢万,对队帅以下的将领一个个地亲自拜访,尽力加以抚慰,拜托他们尽力协助谢万。但这并未能挽救谢万失败的命运。谢万率军增援洛阳,还未与敌军交战,手下士卒就惊扰奔溃。谢万单骑狼狈逃还,军士们本来要杀了他,看在谢安的份上才没有动手。损兵折将的谢万不久就被罢免为庶人。
谢奕病死,谢万被废,使谢氏家族的权势受到了很大威胁。升平四年(360),征西大将军桓温邀请谢安担任自己帐下的司马,谢安接受了。这本来只是很寻常的事情,然而消息传出以后,竟然引起了朝野轰动。在他动身前往江陵的时候,许多朝士都赶来送行,中丞高崧挖苦说:「卿屡次违背朝廷旨意,隐居东山不出,人们时常说:『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如今苍生又将如卿何!」而谢安夷然毫不介意。桓温得了谢安却十分兴奋,一次谢安告辞后,桓温自豪地对手下人说道:「你们以前见过我有这样的客人吗?」
咸安元年(371),对东晋朝廷来说,是十分关键的一年。权臣桓温本想立功中原以提高自己的声望,没想到在枋头一战遭到惨败。为了重立威名,他听从郗超的建议,在咸安元年废黜了司马奕,另立会稽王司马昱为帝,是为简文帝。此时的谢安已担任了侍中,不久又升任为吏部尚书。他洞悉桓温的野心,也知道简文帝比被废黜的司马奕也强不了多少,只是清谈的水平略高一些而已,但他仍然忠心匡扶朝廷,竭力不让桓温篡权的图谋得逞。
咸安二年(372),即位不到一年的简文帝就在忧惧中死去,太子司马曜即位,是为孝武帝。原来满心期待着简文帝临终前会把皇位禅让给自己的桓温大失所望,便以进京祭奠简文帝为由,于宁康元年(373)二月率军来到建康城外,准备杀大臣以立成。他在新亭预先埋伏了兵士,下令召见谢安和王坦之。
当时,京城内人心惶惶,王坦之非常害怕,问谢安怎么办。谢安神情坦然地说:「晋祚存亡,在此一行。」王坦之硬着头皮与谢安一起出城来到桓温营帐,紧张得汗流浃背,把衣衫都沾湿了,手中的朝板也拿颠倒了。谢安却从容不迫地就座,然后神色自若地对桓温说:「我听说有道的诸侯设守在四方,明公何必在幕后埋伏士卒呢?」桓温只得尴尬地下令撤除了埋伏。由于谢安的机智和镇定,桓温始终没敢对二人下手,不久就退回了姑孰。迫在眉睫的危机,被谢安从容化解了。
同年三月,桓温得了重病。在返回姑孰之后,病情日益加重。但他还在幻想着能得到加九锡的殊荣,不断派人催促。谢安故意拖延,对已经起草好的诏书一再加以修改,迟迟不予颁发。桓温终于没有如愿,抱憾而死。
桓温死后,谢安被任命为尚书仆射兼吏部尚书,与尚书令王彪之一起执掌朝政。数月后,中书令王坦之出任徐州刺史,谢安又兼总中书省,实际上总揽了东晋的朝政。为了缓和矛盾、稳定政局,谢安实行了着眼于长远,以和谐安定为重的执政方针。他没有趁桓温病死的机会翦除桓氏集团,仍然信任和重用桓温的弟弟桓冲,让他担任都督徐、豫、兖、青、扬五州诸军事和徐州刺史,负责镇守京口,后来又转为都督七州诸军事,兼任荆州刺史。桓冲也深明大义,认为自己的德望不及谢安,心甘情愿地以镇守四方为己任。将相关系的协调,促进了政局的稳定。当时人赞扬谢安,将他比作王导,而文雅则更胜一筹。
内部安定之后,谢安又把注意力转向对付来自北方的威胁。当时,前秦在苻坚的治理下日益强盛,东晋军队在与前秦的交战中屡遭败绩。谢安派自己的弟弟谢石、侄子谢玄率军征讨,接连取得胜利。又命谢玄训练出战斗力很强的北府兵,为抗击前秦作好了准备。
太元八年(383),苻坚率领着号称百万的大军南下,志在吞灭东晋,统一天下。军情危急,建康一片震恐。谢安依然是那样镇定自若,以征讨大都督的身分负责军事,并派了谢石、谢玄、谢琰和桓伊等人率兵八万前去抵御。桓冲担心建康的安危,派精锐三千前来协助保卫京师,被谢安拒绝了。谢玄心中忐忑,临行前向谢安询问对策,他只回答了一句:「我已经安排好了。」便绝口不谈军事。谢玄心中还是没底,又让张玄去打听。谢安仍然闭口不谈军事,却拖着他下围棋。张玄的棋艺本来远在谢安之上,但此时兵临晋境,张玄沉不住气,谢安则神气安然,结果张玄输在谢安的手里。
当晋军在淝水之战中大败前秦的捷报送到时,谢安正在与客人下棋。他看完捷报,便放在座位旁,不动声色地继续下棋。客人憋不住问他,谢安淡淡地说:「没甚么,孩子们已经打败敌人了。」直到下完了棋,客人告辞以后,谢安才抑制不住心头的喜悦,舞跃入室,把木屐底上的屐齿都碰断了。
淝水之战的胜利,使谢安的声望达到了顶点,但也因此而遭到了喜欢专权的会稽王)提出由自己率军出镇广陵的步丘,修筑了新城(今江苏扬州邵伯镇),名义上是准备援助前秦,实际上是想脱离建康这个是非之地。他着手建造泛海的船只,准备从海道返回会稽。但他不久就患了重病,只得请求返回建康治病休养。然而他回到建康只有几天,就溘然病逝了,重回东山的心愿未能实现。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东晋谢家的府第车马、权力财势都随历史的烟云而消散,但谢安作为一个对历史有贡献的人,历史会永远记住他的功业和英名。谢安多才多艺,善行书,通音乐,对儒、道、佛、玄学均有较高的素养。他治国以儒、道互补;作为高门士族,能顾全大局,以谢氏家族利益服从于晋室利益,这与王敦、桓温之徒形成了鲜明对照。
西晋末年的腐败政治,引发了社会大动乱,中国历史进入了分裂割据的南北朝时期。在南方,晋琅邪王司马睿于公元317年在建康(今江苏南京)称帝,建立东晋,占据了汉水、淮河以南大部分地区。在北方,各少数民族政权纷争迭起。由氐族人建立的前秦国先后灭掉前燕、代、前凉等割据国,统一了黄河流域。以后又于公元373年攻占了东晋的梁(今陕西汉中)、益(今四川成都)二州,将势力扩展到长江和汉水上游。前秦皇帝苻坚因此踌躇满志,欲图以“疾风之扫秋叶”之势,一举荡平偏安江南的东晋,统一南北。“东山在起:“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成语典故都出自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发生在安徽寿县,古称寿州,寿阳。又作肥水,源出肥西、寿县之间的将军岭。同源而异归:向西北流者,经200里,出寿县而入淮河;向东南流者,注入巢湖。三国时,魏将张辽曾败孙权于淝水。东晋时,谢玄亦败苻坚于淝水。是有名的古战场。特别是东晋的淝水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
淝水之战,东晋以八万兵力战胜秦军。前秦军被歼和逃散的共有80多万。唯有鲜卑慕容垂部的3万人马尚完整无损。苻坚统一南北的希望彻底破灭,不仅如此,北方暂时统一的局面也随之解体,再次分裂成更多的地方民族政权,鲜卑族的慕容垂和羌族的姚苌等其他贵族重新崛起,各自建立了新的国家,苻坚本人也在两年后被姚苌俘杀,前秦随之灭亡。此战的胜利者东晋王朝虽无力恢复全中国的统治权,但却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侵扰,为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淝水之战也成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载入军事史,对后世兵家的战争观念和决战思想产生着久远影响。
公元383年8月,苻坚亲率步兵60万、骑兵27万、羽林郎(禁卫军)3万,共90万大军从长安南下,同时,苻坚又命梓潼太守裴元略率水师7万从巴蜀顺流东下,向建康进军。近百万行军队伍“前后千里,旗鼓相望。东西万里,水陆齐进。”苻坚骄狂地宣称:“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东晋王朝在强敌压境,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以丞相谢安为首的主战派决意奋起抵御。经谢安举荐,晋帝任命谢安之弟谢石为征讨大都督,谢安之侄谢玄为先锋,率领经过7年训练,有较强战斗力的“北府兵”(在北方的流亡移民当中选拔精壮者,加以严格训练培育出的一支军队,为东晋时期战力最强的主力军)8万沿淮河西上,迎击秦军主力。派胡彬率领水军5千增援战略要地寿阳(今安徽寿县)。又任命桓冲为江州刺史,率8万晋军控制长江中游,阻止秦巴蜀军顺江东下。
10月18日,苻坚之弟苻融率秦前锋部队攻占了寿阳(今寿县),俘虏晋军守将徐元喜。与此同时,秦军慕容垂部攻占了郧城(今湖北安陆)。奉命率水军驰援寿阳的胡彬在半路上得知寿阳已被苻融攻破,便退守硖石(今安徽凤台西南),等待与谢石、谢玄的大军会合。苻融又率军攻打硖石。苻融部将梁成率兵5万进攻洛涧(在今安徽淮南东),截断淮河交通,阻断了胡彬的退路。胡彬困守硖石,粮草用尽,难以支撑,写信向谢石告急,但送信的晋兵被秦兵捉住,此信落在苻融手里。苻融立刻向苻坚报告了晋军兵少,粮草缺乏的情况,建议迅速起兵,以防晋军逃遁。苻坚得报,把大军留在项城,亲率8千骑兵疾趋寿阳。
苻坚一到寿阳,立即派原东晋襄阳守将朱序到晋军大营去劝降。朱序到晋营后,不但没有劝降,反而向谢石提供了秦军的情况。他说:“秦军虽有百万之众,但还在进军中,如果兵力集中起来,晋军将难以抵御。现在情况不同,应趁秦军没能全部抵达的时机,迅速发动进攻,只要能击败其前锋部队,挫其锐气,就能击破秦百万大军。”谢石起初认为秦军兵强大,打算坚守不战,待敌疲惫再伺机反攻。听了朱序的话后,认为很有道理,便改变了作战方针,决定转守为攻,主动出击。
11月,谢玄派谴勇将刘牢之率精兵5千奔袭洛涧,揭开了淝水大战的序幕。秦将梁成率部5万在洛涧边上列阵迎击。刘牢之分兵一部迂回到秦军阵后,断其归路;自己率兵强渡洛水,猛攻秦军。秦军惊慌失措,勉强抵挡一阵,就土崩瓦解,主将梁成和其弟梁云战死,官兵争先恐后渡过淮河逃命,1.5万余人丧生。洛涧大捷,极大鼓舞了晋军的士气。
由于秦军紧逼淝水西岸布阵,晋军无法渡河,只能隔岸对峙。谢玄就派使者去见苻融,用激将法对他说:“君悬军深入,而置阵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若移阵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秦军诸将都表示反对,但苻坚认为可以将计就计,让军队稍向后退,待晋军半渡过河时,再以骑兵冲杀,这样就可以取得胜利。苻融对苻坚的计划也表示赞同,于是就答应了谢玄的要求,指挥秦军后撤。但秦兵士气低落,结果一后撤就失去控制,阵势大乱。谢玄率领8千多骑兵,趁势抢渡淝水,向秦军猛攻。朱序则在秦军阵后大叫:“秦兵败矣!秦兵败矣!”秦兵信以为真,于是转身竞相奔逃。苻融眼见大势不妙,急忙骑马前去阻止,以图稳住阵脚,不料战马被乱兵冲倒,被晋军追兵杀死。失去主将的秦兵越发混乱,彻底崩溃。前锋的溃败,引起后续部队的惊恐,也随之溃逃,行成连锁反应,结果全军溃逃,向北败退。秦军溃兵沿途不敢停留,听到风声鹤唳,都以为是晋军追来。晋军乘胜追击,一直到达寿阳附近的青冈。秦兵人马相踏而死的,满山遍野,充塞大河。苻坚本人也中箭负伤,逃回至洛阳时仅剩10余万。
晋军收复寿阳,谢石和谢玄派飞马往建康报捷。当时谢安正跟客人在家下棋。他看完了谢石送来的捷报,不露声色,随手把捷报放在旁边,照样下棋。客人知道是前方送来的战报,忍不住问谢安:“战况怎样?”谢安慢吞吞地说:“孩子们到底把秦人打败了。”(“小儿辈已破贼!”)客人听了,高兴得不想再下棋,想赶快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别人,就告别走了。谢安送走客人,回到内宅去,他的兴奋心情再也按捺不住,跨过门槛的时候,踉踉跄跄的,把脚上的木屐的齿也碰断了。这是著名的典故“折屐齿”的来历。
前倨后恭的典故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