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德之主也让之谓懿德是什么意思

    让德之主也让之谓懿德是什么意思,晏子的故事有

    【晏子的故事有?】

    节俭力行廉洁勤政

    ——晏婴

    一、历事三公一代贤相

    晏婴,字平仲,齐国夷维(今山东高密市)人,齐大夫晏弱之子。齐灵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56年),晏弱死,晏婴继任为大夫,历灵公、庄公、景公三朝,是春秋末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贤相。司马迁说,晏婴“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济,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从齐灵公时期开始,齐历史上出现了长达五十年的崔、庆之乱,正是在齐国国内战乱不断,政局动荡不安,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的情况下,晏婴作为一个政治家出现在了齐国的政治舞台上。公元前556年,晏婴的父亲晏桓子弱病逝,晏婴继父位为卿。从此,晏婴继承了桓管富国强兵的内政与外交政策,立足齐国实际,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提出了合乎国情的主张和措施,并能力谏齐侯,身体力行,使齐国在列国诸侯的纷争中一直保持着大国的地位。在国内,农业、工商业等方面也有了较大的发展,稳定了民心,维护了社会的安定。

    二、以民为本礼义治国

    晏婴把“以民为本”作为谋划大事而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则和方法,明确地指出:“谋度于义者必得,事因于民者必成……傲民举事,虽成不荣。故臣闻义谋之法,以民事之本也”,“故度义因民,谋事之术也”(《晏子春秋·内篇问上》第三)即是说,凡作事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要为民着想,才能得到民的支持,才能取得成功。他认为“民,事之本也”,“事大则利厚,事小则利薄,称事之大小,权利之轻重,国有义务,民有加利,以此举世者必成矣”,“卑而不失尊,曲而不使政者,以民为本也。苟遗民矣,安有遗道!苟遗民矣,安有正行焉!”(《晏子春秋·内篇问下》)晏子的“民本”思想还表现在他爱民的具体行动上,如“景公之时,霖雨十有七日晏子请发粟于民,三请,公不许。”于是晏子愤而回家,把自己家的粮食分给了老百姓。

    晏婴还针对齐国财富分配不均的社会现实,提出了“权有无,均贫富”的经济主张。他认为,社会财富分配不均会严重危及社会的稳定。因此,他给景公出谋划策:“薄于身而厚于民,约于身而广于世,其处上也,足以明政行教,不以威天下。其取财也,权有无,均贫富”,此项主张受到广大百姓的欢迎。

    晏婴还重视运用礼义来抑制私门的发展。《左传·昭公十年》记载这样一件事:五月庚辰日,齐景公、陈、鲍之军与栾、高之军在齐都的稷里作战,结果栾、高之军败北,接着他们又在齐都庄里被战败,齐都人民都追栾、高,结果又在鹿门战败了他们,最后栾、高亡命鲁国。陈、鲍二氏想乘机瓜分栾、高两家的财产。可是晏婴却认为这样是违背礼义的行为,他严正地告诉陈无宇说:“必致诸公。让,德之主也,让之谓懿德。凡有血气,皆有争心,故利不可强,思义为愈。义,利之本也,蕴利生孽。姑使无蕴乎!可以滋长。”在晏婴看来,义和利相比,义是根本,只有用义御利,才能克制私欲,避免违礼的越轨行为。否则见利忘义,就必然招来祸患。他指出,必须把栾、高的财产献给君主。陈无宇听了晏婴的话,就把栾、高的财产都献给了齐景公,然后自己隐居莒国颐养天年。晏婴就是这样,遏制卿大夫的私欲,从而维护了公室的利益。

    晏婴重视礼,也重视义。他在继承管仲关于“义”的理论基础上,结合当时的实际提出了新的见解,这就是除了服从等级差别意识之外,强调“和如羹焉,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焯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左传·昭公二十年》)在这里,晏婴用做羹汤为例,同君臣关系进行比较,指出厨师烹饪鱼肉,如果不配用各种佐料,如果不用柴烧制,就不能增加汤的美味。据此,晏婴认为君臣关系也应是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关系。即当君主认为可行,但实际有不可行处时,做臣子的就应指出不可行的道理和方法。因此,他把和而不同当成“义”,即人所行之宜的根本所在。反之,如果君所谓可,臣亦认可,君谓否,臣也亦有否,这就不是和而不同的君臣关系,而是一种不完善、不和谐的君臣关系。一次景公饮酒喝得非常高兴,于深夜想转移到晏子家中继续饮酒作乐,晏子听说后立即着朝衣,立于门前迎侯,见景公后问道:“国君有否大事,深夜驾到。”景公说:“饮酒赏乐,愿和夫子您共同享受。”晏婴回答说:“要说摆下宴席、陈列好盛满食品器皿的事,自应有人去做,但我不敢奉陪。”晏婴婉转地拒绝了此事。这里,晏婴的言行正体现了义,即和而不同。

    正是由于晏婴重视义,以礼治国,才使当时齐国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桓、管霸业的余绪,使齐**持了大国的地位和尊严。

    三、举贤任能不讲私情

    在用人方面,当景公问晏婴任人之道时,晏婴指出“人不同能,而任之以一事,不可责遍成。……

    任人之长,不强其短,任人之工,不强其拙。此任人之大略也。”(《晏子春秋·内篇上》)也就是说,对人才不能求全责备,要注重用其所长,不能过分讲究其短。据《史记》载,晏婴的车夫刚开始为其驾车时,以为自己是为相驾车,神采飞扬,甚为得意。但不久这位车夫改变了态度,处处表现出一种谦让精神。晏婴便问其中的缘由。车夫如实地告诉了他。原来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看到丈夫驾车时的那种高傲神态,等到车夫回家的,他的妻子提出要离去。车夫问其原因,妻子便对丈夫说:“晏婴身高不过六尺而做齐国的国相,并且名声显于诸侯,今天我看他出门时神情安祥,谦恭谨慎。而你身高八尺,却为人驾车,而且非常傲慢,我因此要离去。”从此以后,车夫就变得谨慎谦虚起来,不再盛气凌人。晏婴因为车夫能听从妻子的劝告,自勉自强,一心向上,于是就把他推荐给景公做了大夫。

    齐景公时,晋国举兵攻伐阿、鄄,燕国也侵扰河上,齐国的军队节节败退,景公非常忧虑。这时,晏婴向景公推荐了田穰苴。景公便任之为将。田穰苴治军严明,并按军法斩杀了迟到的监军庄贾,使齐国军队纪律严明,军威大振。特别是由于他身先士卒,与士兵同甘共苦,深得士兵的拥护,士气十分高涨。晋国的军队便撤军而去,燕国之师也渡水退回。田穰苴率兵追去,收复了全部失地。(《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晏婴在举贤任能的同时,还极力反对任用那些无能无德无礼之人,惩治侯臣。比如晏婴的家臣高纠,跟从晏婴做事达三年之久,不仅没提拔重用,反而被辞退了。高纠便向晏婴问其原因。晏婴对他说,我家有三条家法,即闲暇时从容相处而不相谈论,就疏远他;出门不相互关照,回家不相互切磋,就不与他交往;国家大事不议论,怠慢有才能之人,就不会见他。这些你一条也做不到,也就是我辞退你的缘由。晏婴认为,一个人提不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是称不上贤能之士的。因而,当景公想会见高纠时,晏婴便以高纠无益于国君而回绝了景公。

    孔子是鲁国的思想家,他有一套完整的治国纲领和政治主张,到齐国来施展其政治抱负,并拜见了景公。景公很高兴,便想把尼溪这块土地赐给孔子。晏婴便劝谏景公说:“孔子虽知识渊博,但他自以为是,不可用来教化百姓;他喜好音乐,纵容百姓,不可使他参政;他顺从天命做事,不可使他担任职务;他提倡厚葬,长久守丧,浪费民财,导致国家贫困;他讲求奇装异服,修饰仪表,不可用来教育民众。因此,他的主张不适合齐国的实际情况,不可在齐国宣传和实行。”景公听晏婴说得在理,就没有给孔子封邑,也没有重用他。孔子只好离齐国而去。

    四、节俭力行赐而不受

    齐景公时,奢侈腐败是齐国朝政的一个突出问题。“齐景公内好声色,外好狗马,猎射亡归,好色无辨,作为路寝之台,族铸大钟,撞之庭下,郊雉皆狗,一朝用三千钟赣。”为了国家的政局稳定,晏婴多次进谏景公止奢侈,行廉政,还“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史记·管姜列传》)。虽然晏婴身居相国高位,但他严以律己,廉洁从政,他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十分节俭,为百官做出了榜样。他吃的“脱粟之食、五卯、苔菜”、“肉不足”;穿的是粗布衣,仅有一件皮衣,竟穿了三十年;住的是闹市附近,潮湿喧嚣,条件较差的破房子;乘坐的是驾马、破车。而且,晏婴还经常把节衣缩食剩余下来的衣食之物,拿出来周济族人、亲友、百姓,以达到为国养民的目的。

    晏婴主张丧事从简并且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晏婴的父亲去世就没有厚葬。他穿着粗麻制成的丧服,头上和腰间系着麻布带子,手拿竹杖,脚穿草鞋,住在孝棚里,睡在草苫子上。他的管家都觉得这样治丧太简单,“不是大夫守丧的礼仪”,而晏子却依然坚持丧事从简。

    晏婴之所以能够以德抑欲,以义御利,是因为他认识到清廉则为福,贪欲则为祸。由于晏婴克己奉公,尚俭倡廉,在中国历史上树立了廉相的楷模,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明嘉靖《青州府志》称:“齐地汉以后尚俭、倡廉,与晏子的移俗不无关系。”

    五、出使吴楚不辱使命

    晏婴认为外交活动应是维护国家地位、国家声誉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为此,他在历次外交活动中,总是机智善辩,不辱使命,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外交任务,维护了齐国尊严。有一次晏婴出使吴国,吴王想嘲弄晏婴一番。当晏子到达吴国时,掌管接待的侍从官按吴王的吩咐对晏子说:“天子请见!”晏婴一听这是有意蔑视齐国,便没动声色。“天子请见!”侍从官连喊三声,晏婴装聋作哑,一声不吭。侍从飞报吴王,吴王无奈只好亲自出来接见他晏婴见吴王迎来,便首先施礼,然后问吴王:“我是受齐君之命来贵国的。我是一个糊涂人,而糊涂人常常受骗。方才听侍从官高喊天子请见,您既然以天子相称,那我今天就是踏上天子之朝了。不过请允许我大胆问一句,原来的吴王应放在哪里呢?”吴王听后十分恼怒,但又无可奈何,只好改变了称呼,行了诸侯国的礼节,与晏婴相见。

    晏婴奉命出使楚国,因为当时楚强齐弱,楚王便想羞辱他,以显示自己的威风。晏婴来到郢都东门时,守门者不给他开门,指着刚刚打开的侧门对晏婴说:“相国,依您的身材出入此门即可,何必要开大门呢?”晏婴灵机一动,明白了这是楚国君臣有意在捉弄他,便说:“这是狗门,出使狗国者,方从狗门入。”晏婴的话使守门人无言以对,只好敞开大门,迎接晏婴败见了楚王。楚王见了晏婴又问:“齐国没有人了吗?”晏从容的回答道:“我们齐国是大国,人们举起衣袖就能遮住太阳,挥洒汗水就像下雨一般,人们比肩继踵,怎么说没有人呢?”楚王又问:“既然是这样,为什么让你担任使臣呢?”晏婴回答:“齐国任命使臣,各有相应的对象,贤德的使臣出使贤明的国家,无能的使臣出使无能的国家。我最无才无德,所以最适合出使楚国了。”楚王又无言以对。楚王宴请晏婴饮酒,喝得酒兴正浓时,两个甲士捆绑着一人来见楚王,说是齐国人犯了偷盗罪。楚王又对晏婴说:“齐国人本来就是善于偷盗吗?”晏婴反唇相讥说:“我听说,桔树长在淮水以南就结桔子,长在淮水以北则成了味道很苦的枳。果实的味道不同,原因是什么呢?是水土不同啊!这个人在齐国不会偷盗,可到了楚国就偷盗,莫不是楚国有使人偷盗的环境氛围吧!”晏婴的回答使楚王面红耳赤,讨了个没趣。(《姜子春秋·内篇杂下》)晏婴使楚,以机智善辩,讽嘲了楚国君臣的无礼和愚蠢,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晏婴是齐国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在民本思想的指导下,为政尚礼,以礼治国;敢于直谏,匡君救失;重民举贤,廉俭力行;刚柔相济,忠心爱国;从而使趋于落势的姜齐政权,能够在列国争雄中保持了大国的地位,得到了诸侯们的敬佩,后世的敬仰,被称为一代贤相。以致于太史公由衷地说:“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让德之主也让之谓懿德是什么意思相关文章:

  • 懿德是什么意思

    懿德是什么意思

    本文主要介绍懿德是什么意思,是一种古代中华对官员等尊贵人物的尊称。我们从两个方面对懿德的定义和使用进行详细说明,分别是懿德的历史演变和懿德在文化中的地位。本篇文...

    起名知识 2023-12-12 21:21:32
  • 取名人格是什么意思 五行人格是什么意思

    取名人格是什么意思 五行人格是什么意思

    取名人格是什么意思 在五格剖象法中,“人格”的计算方法: 单姓单名:姓名相加的笔画数,和单姓单名的总格数理一样; 单姓复名:姓的笔画数加名字的第一个字笔画数; 复姓单名:姓氏...

    起名知识 2019-02-20 08:42:08
  • 外格是什么意思 外格对名字影响大不大

    外格是什么意思 外格对名字影响大不大

    外格是什么意思 五格剖象法中“外格”的计算方法: 单姓单名:外格固定为2。 单姓复名:名的最后一个字的笔画数+1画。 复姓单名:复姓第一个字的笔画数+1画。 复姓复名:姓的...

    起名知识 2019-02-19 15:02:05
  • 名字总格是什么意思 名字总格多少最好

    名字总格是什么意思 名字总格多少最好

    名字总格是什么意思 在五格剖象法中,“总格”的计算方法是将姓名的总笔画数相加,这样得出来的数理吉凶比天格、外格、地格更重要。 总格又称后运,影响人中年以后的命运,也主...

    起名知识 2019-02-19 14:02:06
  • 天格是什么意思 天格对名字影响大不大

    天格是什么意思 天格对名字影响大不大

    天格是什么意思 对于单姓来说天格数为姓的笔画数+1;对于复姓来说天格数为姓的两个字的笔画数相加。如“李”姓为7画,7+1=8,其天格为8。“诸葛”姓康熙字典笔画为16+15=31,其天...

    起名知识 2019-02-19 11:42:05
  • 地格是什么意思 地格对名字影响大不大

    地格是什么意思 地格对名字影响大不大

    地格是什么意思 在五格剖象法中,地格数理代表的是后运,也即老年运,而不是前运。浮图塔姓名专家认为地格数理对于复名有用,对于单名和叠名则没有参考价值。 五格剖象法中“地...

    起名知识 2019-02-19 11:22:05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