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蜜蜂舞动大产业 “蜂起”慈溪酝酿新甜头

来源:免费取名网 2021-05-12 17:09:43

慈溪的蜂场

“天作”推出的喜蜜产品

临近春节,年过六旬的慈溪崇寿镇老蜂农鲁阿姨带着240多箱蜜蜂,驱车返乡过年。“在外头奔了大半年,终于回来歇歇脚。干了这么多年,真舍不得丢了这些蜂子和蜂箱,改行都改不过来!”30多年来,鲁阿姨这样的老蜂农见证了慈溪蜂业折桂全国的辉煌,也见证了“白头蜂农守花期”的无奈。

“蜂农老了蜂业公司取名,养蜂业青黄不接,但慈溪蜂业也有不少新看头。”工作28年来,慈溪蜂业协会会长金汤东是蜂农们的老朋友,也是他们最信赖的技术指导员。从当时“蜂起”三北大地,到如今的传统蜂业突围转型,他将慈溪甘苦交织的“蜜史”娓娓道来。

慈溪养蜂历史悠久,早在明代就有文字记载。上世纪50年代引入意大利蜜蜂和活框饲养技术后,慈溪蜂业进入新时期。1980年,慈溪全市饲养蜜蜂10.75万群,饲养量居全国之首;1990年,慈溪市营养食品厂被列为优质蜂产品出口基地……从上游的养蜂到下游的加工,慈溪都有着厚厚的“荣誉簿”。

30余年间,在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慈溪的蜂产业从业者从未停止创新的脚步,一直在寻找转型突破的机会。如今,上游的养蜂已实现了采蜜和提供授粉服务两条腿走路;下游的加工环节,“天作”将蜂蜜产品从保健品市场拓展到婚庆礼品市场。

携“百万精兵”追花酿蜜

“三百天来九州跑,南疆北国采花娇。”养蜂大市的荣誉背后,是养蜂人常年奔波在外的“游牧”之苦。一辆卡车,一顶帐篷,一条大狗,两口子带上乌压压嗡嗡作响的“百万精兵”,就踏上了行遍全国的追花之旅。油菜花、洋槐花、枣花、荆条花、椴树花、茴香花、苕子花……无惧风餐露宿苦,只愁百卉花时尽。

毗花而居,追花而行,这样的“游牧生活”听来浪漫,实则艰辛。每次转场时,蜂农要搬运几十斤重的蜂箱和百余斤重的蜜桶。而且这是“靠天吃饭”的行当,花期气温高,不刮风,不下雨,蜂蜜产量才有保障。

最为难熬的,还是离乡的孤苦。2010年,宁波电视台几位记者奔赴延安市永寿县采访慈溪养蜂人,听说老家来人了,大伙儿纷纷从几十公里外驱车赶来。用蜜桶在地上搭起简陋的“桌子”,大伙儿一起喝酒吃饭,许多蜂农难忍热泪。

上世纪80年代,走南闯北的养蜂人是慈溪最早的“万元户”,也是当时头脑最活络的“创业达人”。上世纪90年代工商业兴起,不少养蜂人转而开厂开店。金汤东说,如今很少有年轻人愿意继承父辈的蜂箱,因为养蜂挣钱不如办厂子,而且这行实在太辛苦。

蜜蜂授粉服务“钱景”看好

东边日出西边雨,蜂产业规模缩小,但慈溪特色的“小蜜蜂产业链”初具雏形。

慈溪目前有520余户专业养蜂户。2015年,慈溪养蜂总产值1.54亿元,较2014年增长11.6%,居于全省前三。“前几年外地某些品牌被曝光掺假,之后的行业整顿对慈溪蜂农有利。”金汤东介绍,国内蜂蜜即将实施新的行业标准,蜂产品良莠不齐、价格偏低的状况有望改善。

蜂产品加工业和蜂机具制造业是慈溪的后起之秀。目前慈溪有6家蜂产品加工企业,开发了80多种有卫食字等批号的产品,年产值约1.4亿元。9家蜂机具制造企业年产值超过1.5亿元蜂业公司取名,其中塑料蜂机具产量约占全国的2/3。

最让人惊喜的,还是小蜜蜂当起“特约授粉技师”的新变化。走进慈溪龙山镇方大伯家的草莓大棚,一朵朵白色小花藏在绿叶间蜂业公司取名,蜜蜂在花间嗡嗡忙碌。“大棚里又闷又湿,草莓花粉很难自己飘来飘去,有了这些‘小飞机’,我们就能偷偷懒啦!”方大伯说,完全靠自花授粉会影响草莓结果量,蜜蜂授粉既精准又省人力,对草莓植株的伤害也比人工授粉更小。近年来慈溪市每年约有8000群蜜蜂用于有偿授粉,主要为草莓提供“****”。“蜂莓合作”将草莓产量提高了20%-25%,为蜂农和莓农每年净增收入1000万元以上。

“蜜蜂在发达是现代农业的‘后勤大军’,如果它们大量生病,农业系统就面临瘫痪危险。”金汤东说,蜜蜂授粉服务业的发展程度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许多都靠蜜蜂授粉提高农业产量和效益,多国机构还奖励国民种植各类蜜源植物,为蜜蜂广布“粮仓”。美国机构还聘用了许多和金汤东一样的基层技术指导员,为蜂农服务。

让小蜜蜂“外包打工”是颇有“钱景”的新兴产业。在发达,蜜蜂授粉服务业的经济效益比传统养蜂业高120多倍,获取蜂产品只是养蜂人的副业;而在慈溪,两者的地位掉了个头。

去年成立的亿园蜂蜜授粉专业合作社让金汤东看到了专业化、规范化授粉外包的希望。如今,20多位半专业提供授粉服务的社员遍布慈溪各乡镇,4000多群蜜蜂整装待发。在宁波市畜牧兽医局牵头下,金汤东还与该合作社协商制定了《大棚草莓蜜蜂授粉技术规程》,对相关的蜂群配置、蜂群管理和大棚管理进行了规范。

喜蜜出击婚庆市场引领突围

无独有偶,土生土长的慈溪周巷人金寰也做起了小蜜蜂的“新文章”。当过8年语文老师、3年公务员、7年企业高管的金寰在2007年下海“单飞”,创立宁波天作蜂业有限公司。丰富的职场阅历让他一眼看出蜂产品销路不畅的症结:供需错位。

慈溪的蜂蜜加工企业主要集中在周巷,大家有各自的定位和主要销售区域。近些年,这些企业在品牌、品质、包装上投入不少,很难再有大的突破;对电商渠道也高度重视,在主要电商平台开设了旗舰店。但这几年,蜂加工企业感觉到竞争越来越激烈,能做的都做了,实在想不出“招数”来了,利润率仍在不断下滑。

“蜂蜜加工企业想实现突破式发展,必须跳出保健品这个传统领域,得搞‘供给侧改革’!”金寰认为,消费者对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但蜂蜜产品市场以中低端为主,不少企业甚至以次充好,这样的产品早已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

果糖3000元一吨,洋槐蜜25000元一吨,普通消费者很难区分两者口感。“别的蜂产品企业都用我的产品降低成本,你们为啥不用?”有家做果糖的企业曾三番两次打电话兜售“秘密武器”。金寰明确告诉他:我们永远不会用果糖。过硬的品质,让天作蜂业在短短几年间成长为宁波市蜂产品行业销量冠军。作为保健品的蜂蜜每年的总消费量裹足不前,加之超市等传统销售渠道竞争激烈,也倒逼他突围转型。

蜂蜜,英文名honey,不是也有“爱人”的意思吗?将公司取名“天作”本意是天然而为取名,无意间却与“天作之合,甜甜蜜蜜”挂上了钩。2014年,金寰在琢磨蜂蜜文化时,惊喜地发现了蜂蜜文化与婚庆文化的结合点。通过网络搜索,他发现中西方都有关于“蜜月”的传说,“分享甜蜜,苦尽甘来,蜂蜜与婚姻的内涵非常契合。”经过市场调研,“天作”将公司的重心转向喜蜜的研发与销售。

婚礼上“以蜜代糖”的路子,能走通吗?婚宴伴手礼讲究面子,金寰于是花费十万余元请来韩国设计师研发喜蜜系列包装。为了寻找精美别致的玻璃瓶,他还把整个淘宝网搜了个遍。“送蜜更加潮”的想法打动了不少新人。“天作”一口气推出了多款不同价位的喜蜜,丰富的产品让新人有了更多的选择。去年天作喜蜜销售额达到100万元,在天猫旗舰店上,配有四朵粉色肥皂花的66元喜蜜礼盒更是成了“爆款产品”。

初战告捷的金寰想到了“搭车快进”。与著名食品品牌合作,将小包装蜂蜜装入“豪华婚庆礼包”。同时,让利给线下经销商。

系统地做喜蜜开发,金寰是国内蜂业第一人。经销商们告诉他,蜂业大品牌都没有卖喜蜜的,肯定是砸钱试过,没成功。

“做喜蜜,不比谁砸钱多,比谁更用心。我们怀着使命感,让喜蜜成为婚庆礼品。”金寰坚信,蜂蜜文化与婚庆文化的结合点已经找到,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用巧妙的包装设计与品牌策划体现这些结合点。记者在他的办公桌上看到了几十个形状各异的玻璃瓶,还领略了土耳其蜜条的妙处。“轻轻一折,中间的口子就开了,蜂蜜流到杯里,完全不粘手,多潇洒!”金寰说,让细节给消费者带去惊喜,把吃蜂蜜变成便捷的日常习惯,吸引宾客把别出心裁的喜蜜瓶子收藏起来,是努力方向。

“开发产品不能自娱自乐,喜蜜卖的就是新人的面子。”在金寰看来,每场采用了喜蜜的婚礼都是一次可观的营销传播活动,“如果大家逐渐觉得送喜蜜有面子,喜蜜就能在庞大的婚庆市场中分一杯羹。”记者项一嵚通讯员成美玲慈溪记者站邵滢

只有传统思维

没有传统产业

蜂蜜产业,曾经是慈溪的优势产业,也是慈溪农业一张靓丽的名片。从养蜂到加工,有着完整的产业链,由于种种原因,慈溪的蜂产业不复往日辉煌。

有人放弃,有人坚守。由于无序竞争,这些年慈溪的蜂产业,尤其是加工企业过得“波澜不惊”。打破产品同质化怪圈,开拓新的目标客户,建设新的销售渠道,成为当务之急。天作蜂业主动求变,给从事传统产业的中小企业如何转型突围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转型,是形势所迫。“天作”精耕中高端市场多年,前些年在原料、包装、品牌和电子商务上已经下足了工夫,很难再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了。在传统的保健品市场,蜂产品的年消费量徘徊不前,市场天花板近在眼前。

转型,是壮士断腕。在同行看来,“天作”的日子其实过得不错。因为一直坚守品质,天作蜂业去年在华润超市华东地区的销售额排名第一。但在天作蜂业的当家人金寰看来,市场容量有限,产品鱼龙混杂,传统的蜂蜜产品定位不变、属性不变,无异于走向“死胡同”。必须在企业效益还不错时主动转型,以免被“温水煮青蛙”。

突围,需要创新。只有“脑洞大开”,打破传统产业升级的路径依赖,才能开拓新的蓝海市场。“天作”这次的战略调整,将产品从传统的保健品市场一举转到婚庆礼品市场,跨界可谓之大。面对新人对个性化回礼的渴望,以蜜代糖,改变传统回礼风俗,提供健康时尚有情怀的伴手礼,正当其时,适合需求。

突围,需要底气。转型和突围,绝非一时的头脑发热或冲动,而是基于对市场数年的用心调研和对消费升级的敏锐察觉。不断研究蜂蜜文化,充分挖掘与婚庆文化的相通点,把传统的蜂蜜做成有文化底蕴且时尚的喜蜜。

突围,需要智慧。重金聘请韩国团队设计外包装,满世界寻找各种精美的瓶子,用文化和创意提升产品的附加值。赞助“2015年度世界旅游小姐金色使者大赛”,不断出击长三角重要城市的婚博会,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产品创新伴随着渠道变更,为此天作独辟蹊径,与长三角婚庆领导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开辟了婚庆专业市场新渠道。(何峰)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