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起“小名”也有讲究,这几类别叫,容易让娃难堪
“二宝啊?”“狗蛋儿,过来!”“翠花!是要上酸菜吗?”
现在8090后的爸爸妈妈,给孩子起名特别有创意,不论起大名还是小名时,但最好不要太草率,大名起的不管多有文化多么好听,但还是小名叫的比较普遍。如今家长给孩子起名,那是各种卖萌风,什么“小九九”,“小葡萄”,“小糯米”等等,但如果孩子都是食品名,甚至畜生名,那孩子可真的太惨了,尤其在公共场合,别人一叫,答应就很尴尬,不答应的话好听的小名,你要孩子怎么办?
此处如果有个哭笑不得的表情,我肯定要加在文后,六七十年代,很多人给孩子取名字,不仅很随意,而且还有“红色风”,比如“建国”,“小惠”,“狗蛋”,“国强”,要多俗就有多俗。最搞笑的是,现在再一叫这些名,人群中一堆人回头瞅你,但家长起的时候可是特别骄傲呢。
还有的家长给孩子起小名,不要诗意,只要创意。怎么好玩怎么来,甚至去找老师给孩子合成生辰八字,花重金起个小名,要么就是为了在晒孩子的时候感受到广告的力量,比如“嗯哼”、“元宝”,这样的名就真的是朗朗上口,让人听了就忘不了,因为太好玩儿了。
此处需要重申以下,本文提及的所有小名仅因文章主题需要,并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
如果家长给孩子起的小名让人听了就鸡皮疙瘩落一地,那对孩子来说真的是很惨的,主要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群中总有人和我一起回头
还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全学年叫“小颖”的有超过8个,“小芳”的有6个,“小明”更是无穷尽的出现在各种课本里,语文书上,英语书里还有。每次有同学喊小颖好听的小名,操场上两三个小姑娘一起回头看,分辨完是不是自己认识的人,再决定是不是要答应,最尴尬的是还可能有男生也叫小颖,而且三个小颖全都认识呼唤者。
2、每次喊出来,全班哄堂大笑
起名这事儿跟家长是否有“文化”确实有很大关系,比如山里的“铁蛋儿”到城市里上学,家长一喊,同学一叫,总让人嘲笑不已。尤其是“小明”这个名,各种课堂上,举各种例子都免不了让同学笑一场,比如,小明摔倒了,小明一会儿又出国了。还有的小名儿,透露着各种俗气好听的小名,好像一叫这个小名就摆脱不了出身。
3、有难不出手都不行
“我的小名叫国强,当年我妈想给我起名叫‘剑锋’来着,被我爸驳回了,说这名太俗,所以我从此就叫国强了。”
这个梗,我真是能笑一辈子,什么带国,带帝的字眼,看着都特别霸气,完全是为而起的名,但爱国人士太多了,“国强”和“建国”一喊一堆呀。
虽说小名不过是一个人的称呼而已,但真的不能太任性了,不然孩子的名让人从小讲究到大也不是一件幸事。其实在明星给自己家孩子起名叫“小某某”风波之前,大多数普通家庭的孩子的小名一般就是除了姓以外的字,或者姓名最后一个字的叠字,这就已经很好了。
但如果结尾带“强”的取名,千万别叫人家“小强”,尤其是初次见面,很容易挨打。还是用姓加先生或者女士称呼比较好,即使想表现得亲切,也不能叫出动物名,关于这一点,希望家长给孩子起名的时候,能够避免给别人这样的机会,稍微文艺一点也未尝不可。
我是糖果妈妈,是一名高级育婴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任何问题都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帮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烦恼与困惑。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