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第29交响曲 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悲怆”

来源:免费取名网 2020-07-30 10:07:56

专辑英文名: Mozart Symphony No.29/Tchaikovsky Symphony No.6 专辑中文名: 莫扎特第 29 交响曲/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悲怆” 艺术家: Karajan 卡拉扬 BPO 柏林爱乐乐团 古典类型: 交响曲 资源格式: APE 版本: 1988 东京现场版(Tokyo Live) 发行时间: 2008 年 地区: ***,德国 语言: 英语,日语,德语 简介:专辑介绍 引用 欢迎大家移步我在 ED2000 的 资源列表 里面都是各种原因无法在 VeryCD 加精的好资 源 转自:指挥老师的终极艺术-卡拉扬在东京最后的演奏会指挥老师的终极艺术-卡拉扬在东京最后的演奏会奥地利指挥老师赫伯特.冯.卡拉扬一直对***-这个美丽的东方充满了好感!在他整个指 挥生涯中曾先后 11 次到***访问演出!其中有 9 次是自己带着像维也纳爱乐和柏林爱乐乐 团这样的世界一流演奏团体。从最早的 1957 年率维也纳爱乐乐团访问***到他生命的最晚 年 1988 年在东京的最后演奏会时隔了三十年。要知道***是一个保守传统的,尤其是 在古典音乐表演艺术方面。***听众和评论家推祟的是像托斯卡尼尼、富特文格勒和克伦帕 勒这种指挥风格的演奏。

并在他们的头衔上冠以巨匠的字样。而卡拉扬当时只能被称为名手 之类的。可见卡拉扬并非是一到***就被认可的,有一次他去***开音乐会,他的自弹自挥 的巴赫第三号勃兰登堡协奏曲演完竟然无人鼓掌,第二天报刊上恶评如潮、著名评论家在论 评卡拉扬的指挥时用了表面化、程式化、没有进入到作曲家的内心世界等评语!但卡拉扬对 待艺术的态度是极其严肃的,在他其后的访问***演出使的***的评论慢慢的转变了,听众 和评论家的风向开始变化了,从批评苛求转为一味赞美!我想卡拉扬这个唯意志论者不可能 去使自己的艺术表演去迎合听众,只能是他用强大的意志贯穿于音乐作品中去征服观众。在 卡拉扬的晚年,***人开出了最高的价码、最高的礼遇去诱使卡拉扬访问演出!这三张唱片 分别取之 1988 年 5 月 2 日、5 月 4 日、5 月 5 日在东京三得利音乐厅的实况演出录音!当 年这几场音乐会的票价最低是 500 美金!人们明白在历经多次脊椎手术的卡拉扬大限将至, 一位教授对他的学生们说:你们要永远记住这种声音,这种世界上最美的声音即将消失,再 也无法重现!第一张唱片的内容是莫扎特的第 29 交响曲和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卡拉扬在解读那首 莫扎特第 29 交响曲时悲怆交响曲 英文名,和通常我们在唱片中听到是完全不一样的,卡拉扬用简单直接的手 法悲怆交响曲 英文名,把这首看似简单的交响曲表现的音调如歌,那些美妙的旋律直接由卡拉扬心中流出,流 进听众心里那样取名,完全没有以往卡拉扬的莫扎特交响曲唱片里那种僵硬、华丽、不近人情的 表述方式。

我坚信晚年的卡拉扬是回归莫扎特的那种内心欢乐的。而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交响 曲则充满了巨大的热情。卡拉扬一生在录音室灌制过八次,这些唱片我都有,在没听这个东 京现场前,我认为卡拉扬与英国的爱乐管弦乐团和与维也纳爱乐乐团的那次立体声数码录音 为最佳。卡拉扬一生反复演奏、灌录柴可夫斯基的交响曲次数超过他的德奥同胞的交响曲! 依我看是柴可夫斯基作品中那种管弦乐技法充满了色彩绚丽和奢华的表演、浪漫的热情和激 情之间巨大的戏剧冲突深深吸引着卡拉扬,令他乐此不疲!我坚持认为卡拉扬棒下的柴可夫 斯基交响曲胜过穆拉文斯基的,老穆的那些突然炸响的铜管令我心脏病发作!经过反复聆听, 东京的这个录音对表现即将来临的死亡、作曲家的心境是超一流的、与理查.施特劳斯的交 响诗《死与变形》中的死亡描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